寨主們刻苦學習,張九齡的官文發出去。
按照李豐的辦法,調晏氏一族和其有緊密關係的駛遠縣衙門的人到市舶司報到。
給予更高的官職和更多的實權,到這邊盯著夷商買賣,主要是看對方有沒有什麼危害大唐的行為。
張九齡的職務增加,他有權力命地方官員配合。
黃岸跟著寫了個公文下發,告訴整個廣州,巡查使有了,正是之前的市舶使張九齡。
“財帛動人心啊。”黃岸命人把自己的公文和張九齡寫的調令一同送去駛遠縣,其他的縣不急。
“他們若不動,誰能拿他們如何?”張九齡不憐憫晏氏。
給過多少次機會?太貪得無厭了。
身為地方官,不想著帶百姓過好日子,整天琢磨撈錢財。
又不是從外面調來的官員,本地的氏族,造福家鄉才能壯大家族。
張九齡自己屬於造福家鄉的人,跟李隆基生氣,辭官回家。
然後發現路不好,路不好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他卻選擇上書,要求修路。
上書的目的有兩種,一種是真想修路,一種是試探李隆基的反應。
按照歷史上的時間,他修路的時候姚崇就下去了,畢構也掛了。
結果他沒有歷史上的試探,路倒是修了,李易在保他。
“張公我給黃氏寫私信,怕他們出問題。”
黃岸一點不隱瞞,他要提前為黃氏成員透底兒。
告訴氏族的人千萬別瞎折騰,李易插手。
不要認為李易遠在長安會兼顧不到廣州,李易在長安,距離黃河源頭還遠呢,他照樣隔空指揮。
羽林飛騎一千三百人了,還有一千支新的火槍,準備幫當地清掃野獸。
張九齡端起茶碗喝茶,喝一口放下:“與他們講,好處有,李易那人習慣給官員好處。”
“宋公來信有所提及,在京兆府的官員額外拿到的錢財和東西,比俸祿高出一倍以上。”
黃岸把他跟宋璟通訊的事情說出來。
“廣平如今日子不好過,宰相多,陛下還總不回宮,他與你私交不錯,廣州辦好了,算給他爭份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