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你看,我等又補充了一些細節,你瞧著哪裡不對。還有郵票,你把人工成本算進去。”
與滿血狀態去早朝的李隆基再次擦身而過來到莊子的畢構,跟李易求教。
此刻他的樣子和昨天晚上截然不同,主動幫李易莊子撈錢。
他遞一摞紙,整理好的辦法。
李易隨便翻翻,盯上了要求帶戶籍和公驗的上面。
“老畢呀,驛站需要戶籍,豈不是要餓死逃戶?
我還要用報紙送到各州府招工,讓他們到京兆府來工作。
人來即可,給安排住的地方,還有工作。
前兩個月不要求立即給房租,等幹活賺了錢再補上。
房子便宜,叫廉租房,你不是眼饞我買下的地麼?
趕緊在周圍一起蓋房子,天暖和了,總歸能收回蓋房子的成本。
廁所和排水渠一定要完善,不能變成和以前一樣的破棚子。”
李易提起他當初買地的事情,畢構還覺得自己賺了呢,免兩年的稅。
結果那裡現在倉庫和民宅都發展起來,還有了商鋪、夜市、小吃攤子。
然後李易收費,他找人處理衛生,還有晚上的柴油燈,以及免費的湯。
扣除這兩個費用,每天都有賺,倉庫租賃也賺。
等到夏天,跟畢構租地的錢就回來了,以後一直是收入,一直到兩年後才給戶部稅。
“休要再提,回去老夫便安排人蓋房子,其他照著你的地方來。”
畢構整個人都不好了,吃虧,怎麼總是會吃虧。
李易點下頭,表示我不氣你了:“要蓋樓房,建公廁,增加巡邏人員,晚上有幾盞照明的柴油燈。”
“還有嗎?”畢構看宮女太監們,宮女太監們在記。
李易自己嘟囔著什麼事情,或者大臣過來說的話,全要記,包括李隆基說的一些內容。
不過這些東西暫時不進起居錄,以後需要進的話再安排。
“還有各縣的地安排好了沒?我大哥都建上倉庫了,在縣城也要蓋樓房安置外來人員。
京兆府的發展是全面性的,不能單獨發展長安,長安的工作機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