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時的天氣早晚涼,晌午還是很熱的。
百姓們儘量走有陰涼的地方,擦鞋的孩子們跑到房子北牆的位置,沒有顧客就看報紙。
看一看,拿木頭棍在地上學著寫。
挑擔子的人在各個坊中轉悠,還有的人拎著一兜子活魚往東西兩市跑,這是要用來製作魚膾的。
善無畏慢慢走,穿皇城而過,半個時辰才走到通化門。
他第二次過通化門,第一次是上回要見李易。
通化門依舊人來人往,守城門口的軍士在喝免費的涼茶。
免費自然是李家莊子送,李家莊子的涼茶會送到各個地方讓人代賣,順便給守城的人一桶。
善無畏從通化門出去,到灞水旁,看碼頭上的搬運工揮汗如雨。
一些女子在河邊洗衣服,河邊架著水車,李家莊子免費給修。
女子們把別人讓洗的衣服帶來,旁邊擺著曬衣服的杆子,不是很私密的衣服洗好了就掛著晾曬。
善無畏看著,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國家。
“當把大唐技法傳回去,水利之便,養育萬民。”善無畏有了想法。
大唐如此多的好技術,別處的人也需要,東西可被百姓用,自然就不難學。
“換衣服了,準備換衣服,正衣盟新接了廣告,印在衣服上,給大家換新的。”
善無畏想著百姓過好日子的時候,一群人從他身後出現,趕著車。
車上裝了帆布坎肩,碼頭上幹活休息的人高興地跑過來,又有新衣服了。
只要衣盟接到廣告,保證會製作好衣服,以前的舊衣服收走,不知道幹什麼用了。
一般是一個月一換,要是沒接到下個月的廣告,就換成印有衣盟字樣的衣服。
新衣服穿上,舊的坎肩被收走。
善無畏同樣想到了舊的用來作什麼,他親自走過去,聲音柔和又帶著讓人聽了舒服的語氣問:“替換下來的衣物會怎般處置?”
“這位大師請了,換下來的衣服會製作成帆布鞋,換下來的帆布鞋會拆了清洗乾淨,重新衲底兒。
然後這些鞋子會刷上‘大唐’二字的漆,攢夠一定數量,送到別處沒有鞋子穿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