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回去不急,張公要修路?”方廣長再問,同時汗毛都立起來了,害怕。
他一路上始終沒說錢的事情,出來時李東主說錢是給張九齡修路用。
結果到了今天,到大庾嶺,真要修路?李東主……
“此地不但應該修路,還應建一關。”張九齡承認,他有想法。
“既如此,張公何不帶百姓修路?本地秋收將至,收完糧食,百姓有閒暇。”
方廣長給出主意,修吧,你說修還是不修?
“無朝廷之令,不可善動百姓。”張九齡微微搖頭。
“有錢可行?”方廣長問。
“有錢自然行。”張九齡看方廣長一眼,心說有錢直接就修了,但沒錢。
“大額兌換券,當地可認?”方廣長還有問題。
路上他們使用小額的兌換券,居然沒問題,這邊已經夠南的了,百姓知道,接受。
“認,我們願意要,只要是灞水李家莊子出的兌換券,我們就要。”跟在隊伍裡的有商人。
顯然他去過長安,知道大面值的兌換券。
“如此可太好了,張公請看。”方廣長向兩個兄弟使眼色。
二人各提了一個包過來,開啟,直接把成捆的兌換券倒在地上。
跟著趕路的人使勁瞅,錢啊,都是錢。
張九齡拿起一摞,看到了上面熟悉的圖案和十緡的數字。
“這……這是多少錢?”張九齡的手顫抖著,他想通了。
為什麼會有羽林飛騎一路跟著,到了此地又問自己要不要修路。
“張公,兩萬緡,夠修一條路?”方廣長看周圍人一眼。
眾人很自覺地往後退,兩萬緡,幾輩子賺不來的錢。
“光祿大夫李易出的錢?”張九齡想到了背後的人。
“陛下知道,張公回到家,一邊組織人手幹活,一邊上書一封即可。”
方廣長沒直接回答,強調陛下。
李東主說了,有好事兒都是陛下的,千萬記住。
“陛下恩德如山如父。”張九齡懂了,大喊。
四十多個百姓跟著喊:“陛下恩德如山如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