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當時大唐局勢不那麼亂,李易相信李皋可以做得更好。
現在要給他明輪船的專利費,他受之有愧。
“大哥,這個錢應該專門成立一個基金,用來獎勵在船隻上面有改進的人。”
李易對李成器說,他不準備拿錢,給別人吧。
明輪船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至於螺旋槳的船,需要的是其他的知識。
螺旋槳的槳葉可不是隨便造的,要經過計算,然後製作模子。
倒是不需要五軸連動加工中心,更用不上列印技術。
“就知道你會如此說。”
李成器不曉得李易抄李皋的發明心中有愧,他認為自己的易弟總是心懷天下。
李易看出來大哥誤會了,張張嘴想解釋,卻換個話題。
“最近不要有大的行動,尤其是針對突厥的,等一等,等到七月份,我看看情況。”
李易要穩,他等一個人的死。
他不清楚那個人會不會死,只知道那個人依舊在按照歷史上的記載打仗。
打內部,沒打大唐,那人準備統一突厥。
“一個京兆府的事情已夠朝堂上的人忙了,哪還有工夫理會別處。”李成器搖搖頭。
被他說起來的朝堂上忙碌的人,此刻在氣呼呼地罵人。
“御史臺的人慾以此而成名,老夫就成全他們,一個個的讓想利國之策想不出,搗亂倒是厲害。”
姚崇在罵御史臺,很生氣的那種。
朝廷免去京兆府百姓的庸和調,御史臺的人彈劾。
李易要大量種植棉花,取消京兆府土地的桑和麻,御史臺在彈劾。
戶部出錢建水網,方便大家灌溉和行舟往來,御史臺還是彈劾。
有人提議要把李易的一萬一千多的俘虜收歸國有。
“李易出了錢,才換到俘虜,他們只管找麻煩。”
同樣收到了彈劾奏章的盧懷慎為李易報不平,認為御史臺屬於為了彈劾而彈劾。
張說慢悠悠喝著茶水:“此事出動了許多人的利益,背後有他們。”
張說指的是一群背後有宗室、家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