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他回來,不然他來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怎麼辦。”
李隆基怕郭虔瓘一衝動,就利用安西的軍隊在那邊找人。
安西軍隊打來打去,都打不動了。
當士兵的難道願意打仗?打仗會死人。
“臣安排。”姚崇一聽要調回來,一顆心落回去。
“陛下對吐蕃、突厥戰事怎般看?”姚崇再次問起來年李隆基的對外方針。
“他們不打過來,咱們就不打過去,要練兵,給將士們吃好、養好。
他們發展沒我大唐快,我大唐要積蓄力量。
等更好的武器被李家莊子造出來,再尋機出兵。”
李隆基一改對外瘋狂征戰的政策,換成了防守為主。
姚崇三人的眼中多了絲笑容,陛下不想著咣咣打就好。
只要一年不打仗,蜀地那裡便能緩過來,打仗打得蜀地糧食都不夠吃了。
“江南無戰事,明年把蜀地的租免了,從江南走長江運糧到蜀地,給將士們吃。朝廷出錢買。”
李隆基想到蜀地在前線,江南那裡應該出出力。
排名第一的是揚州,排名地二的是益州,益州就是蜀地。
把益州給打窮了怎麼辦?揚州趕緊配合一下。
“可。”姚崇盤算一番,附和:“若出錢買糧,江南等地確實不錯。”
他知道錢從哪裡來,收商稅。
這不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麼。
先收長安的稅,收上幾個月,就足夠西北打半年仗的消耗。
高力士的身影此刻出現在門口:“陛下,突厥等蕃邦,答應的兩千五百匹馬到了。”
“派人去看看,若馬不好,不是軍馬,賬還要算。”李隆基眉毛挑了挑。
馬來了,說是給李易,李易又用不上,自然是歸羽林飛騎。
李易從走私商團那裡把牲畜全留下了,其中就有一些可當軍馬,夠李家莊子使喚了。
“陛下,吐蕃人也來了一批,進到鴻臚寺,聽聞其中有厲害的人,要與李易比試。”
高力士再說一件事情。
“比什麼?”張說好奇。
“什麼都比,互相出題,有賭注。”高力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