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西南戰事,你有良方?”李隆基才不管什麼大熊貓呢,他關心戰爭。
“那裡只要獵到的野物多,把皮毛和一些個鞭啊弄乾了帶回來,其實是賺錢的。
最賺錢的其實是俘虜,我都預訂了,回來賣給我,我出錢。
找別人幹活,除了供一頓飯,還要給工錢。
用俘虜不給工錢,這不就是省了麼,尤其是打仗時候的俘虜,體格好,有了力氣。”
李易跟著說戰爭的事情,他要求的對方儘量別死人,蜀地鹽商配合。
回頭他給結算,再用俘虜免工資工作。
“叔叔你花多少錢買俘虜?”王皇后又要歪樓。
“五萬錢,大熊貓比較貴,我就是想養,一萬緡一隻,要活的。”李易說出價格。
現在的五萬錢,比他那時的五萬元購買裡高一點,沒法具體衡量,拿糧食價格都不行。
糧食價格變動太大了,他剛來的時候和現在的糧價,差了將近六倍。
就算是五萬錢抵他那時的十萬元,一個只提供伙食和簡陋住宿的員工,買過來,兩年就回本。
李易甚至可以給肉進行激勵,哪怕三年回本呢,值。
“易弟你是在以錢換命啊。”李隆基明白了。
自己的易弟各種掏錢,目的是讓李玄道穩住,彆著急進攻,拖也拖死西南蠻了。
又不是我大唐主動去打你西南蠻的地方,我就等著你過來。
我五萬將士,後勤充足,你進攻方跟我耗補給?
沒有易弟的支撐,李玄道不敢耗,朝堂上定然有人指責他萎縮不前,徒耗錢糧。
現在不使用者部出錢,蜀地鹽商源源不斷給送東西。
五萬將士的輜重,易弟一個人擔了。
若大唐的商人一人拿出來半成錢財,我大唐就可以橫趟突厥和吐蕃。
“收商稅,必須收商稅。”李隆基把心中所想給說了出來。
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資本的力量,一個人啊,可以左右一場戰局的己方死傷。
而這個人,剛剛處理完大唐本土一個縣的災害情況。
他對待自己一方將士和百姓是那麼的充滿了柔情,想盡辦法平衡投入與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