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蒿子了,李家莊子收蒿子了。”今天拿到報紙的人,先看故事,再看生活小常識。
裡面還介紹了大唐大井隊和工部怎麼合作的事情。
再往下看,有一小段話:從即日起,灞水李家莊子高價收購蒿子,不分種類,越多越好。
看到這段話,他大聲喊出來。
其他人聽了,紛紛上前詢問。
不長時間,許多長安人跑出去找蒿子,端午了,這個時節的蒿子藥效最好。
藍田縣,一輛馬車趕到,車上的人直接吆喝:“報紙,長安的報紙,今天的新報紙,以後我們每天給大家送來。”
京兆府周圍的縣早知道出了報紙,還有人從長安回去的時候帶了幾份。
縣中的大戶人家和讀書人找帶報紙回去的人借,還有的直接抄。
只是路途遙遠,他們不可能親自跑一趟長安買一份報紙。
如今一聽,竟然還有人專門送,馬車停下的地方,旁邊的人跑過來。
“價錢還是三錢嗎?我們可以出五錢。”一個書生打扮的人掏出來五個銅錢。
“三錢,價錢不變,以後每天早早的會有車子送報紙過來,藍田縣最近,先送五百份。
若不夠看,還會增加數量,不用著急,不要買了後抬高價錢再賣。”
莊子的人把價格定死,再介紹明天之後的情況。
藍田縣的人高興了,掏錢購買。
讀書人大方地念個不識字的人聽,大戶人家的買了跑回去送給東主。
其他縣,隨著車子趕到,重複著藍田縣的事情。
“快去採蒿子,報紙上說了,大量收購,給的價錢高。”
讀報的人念出來,百姓們互相招呼著去割蒿子。
到了隔日,送茶葉的人沒了,全是一捆捆的蒿子。
“去,叫那三十個太醫,帶著莊戶們把蒿子分出種類,不要混在一起,艾蒿製作艾條的效果最好。”
李易自己沒動,這不是有太醫了麼,正好,那五十個莊子裡的護士也可以學學。
在莊子努力地收蒿子的時候,鴻臚寺中的人卻在唉聲嘆氣。
“為什麼就不租給我們房子?我們已經給出了很高的價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