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中一大群各部族的人茫然了,似乎倒出都是油墨味兒。
如此多的報紙堆在那裡,他們根本沒心思看。
“再多買幾天,沒地方擺了,不如拿出去燒了,或者丟掉。”有人提議,氣味太大,燻人。
“也好。”有人答應,準備拉到城外燒,城裡這麼多紙,燒起來煙太大。
其他人想想,覺得可行。
就在他們要付諸行動的時候,鴻臚寺的官員過來。
“聽聞你們要把我大唐的報紙拿回去,陛下甚慰,言說大唐與各邦情誼天地可鑑,日月可表。
只是擔憂諸位保管不善,走了水或遺失,派我等過來幫忙。報紙在,就是情誼在呀。”
鴻臚寺的官員對著一群要推報紙出去燒的人說。
告訴他們,報紙不準弄沒了,你們不是能買麼?不是說要帶回去麼?
蕃邦的人連連應是,保證照看好,一張都不會少。
鴻臚寺的官員走了,走之前留下一句晚上再看,看看友誼的見證物。
各部族的人面面相覷,完了,想燒都不能燒。
這可不是什麼戰爭的問題,是自己等人會先被殺了。
報紙就是情誼,使臣破壞情誼,該當何罪?
鴻臚寺的官員回到自己的屋子裡,開啟一個箱子。
他從中拿出來花露水、香皂,臉上有了笑容。
這些東西是今天一早賣報紙的李家莊子的人所送。
目的就是別讓蕃邦的人把那些報紙給處理了。
此等小事兒不用經過別人,自己就能管,說是陛下,陛下哪有工夫管啊。
鴻臚寺的官員以為皇帝不管。
皇帝李隆基在大殿裡和宰相們說話的時候,小黃門從門口溜進來,貼著牆挪到高力士身邊。
高力士過去,小黃門說幾句話,又挪蹭著到門口離開。
其實大家都看到了,但人家擺出來的是個態度。
李隆基看向高力士,姚崇三人亦看。
“李易早上叫人用花露水和香皂行賄給鴻臚寺官員,官員去警告蕃邦的人不得丟掉和焚燒報紙。”
高力士沒隱瞞,直接說出來。
“是想使他們沒有地方放報紙,從而不買了?”張說說出一句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