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吃幾個串兒,綜合胃酸,然後胃酸分泌更多,到中午可以吃掉很多飯菜,不比尋常的大人吃得少。”
李易說著也去舀了一勺子湯,喝下去,外面冷。
“對,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李成器來了句俗語。
“李東主,我們吃東西是不是一樣不要錢?”有富貴人家的男人過來對李易說。
“你好意思嗎?”李成器懟回去。
說完這句話,李成器急匆匆離開,那邊比賽應該結束了吧?該下一場了,然後吃飯。
李易同樣未回答這等無聊的問題,繼續看孩子身體狀況。
看的時候是學習的過程,有時還把把脈,對比一下。
中午吃飯的時候,富貴人家的孩子去張家村子,自己來的孩子們被安排到食堂角落,一人一份木須肉蓋飯,加上蘿蔔絲湯。
孩子們笑了,他們以為只有一碗麵,有碗麵就不錯了。
結果有肉、有蛋,居然還有木耳和黃瓜片,蘿蔔絲湯也好喝。
於是他們決定,明天還來,叫上其他的小夥伴兒。
“東主,他們明天一準兒要來。”紫玉說出符合人性的話。
“明天給他們吃回鍋肉,拿蒜薹做,不放辣椒,我也沒有辣椒給別人使勁吃。”
李易認同紫玉的話,說出明日的飲食安排。
“東主我是說他們貪婪。”紫玉把自己當成莊子的一份子,心疼白給人東西。
“今天沒敢給肥肉吃,是怕他們長時間不吃油,胃腸道不適應,木須肉正好調節,明天吃肥瘦相間的回鍋肉,加上蒜薹刺激胃腸道,後天吃紅燒肉蓋飯。”
李易似沒聽懂,或沒聽到紫玉說的話一般,繼續說自己的。
“東主我吃完了,我去接替桃紅看護寶寶。”翠柳這時放下筷子,說一聲出去。
“我也吃好了。”褐巖把最後一口飯菜扒拉到嘴裡,聲音模糊地說道,還沒嚥下去呢。
“東主一會兒我跟他們說。”青松主動挑起重任,要告訴四個人莊子的情況。
“賣報需要人手,不給養好了身體,怎麼跑到各個地方送報紙。”李易說出新來的四個人不明白的話。
他的活字已經制作出來了,銅活字。
鉛活字冬天不好照看,容易中毒,所以沒碰,等天暖和的,有了更多的防護措施,再換。
一個個活字是錢,熔了銅錢和普通的銅器製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