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疼,不行了,我要吐一口。”孩子說著掙扎起來,哇!吐一口。
“還能再吐嗎?”李易看看嘔吐出來的‘水’問。
“吐不出來了。”孩子回答。
“給他兩個串吃,餓的。”李易吩咐。
再對孩子問:“昨天晚上沒吃飯?”
“你怎麼知道?”孩子表示我很吃驚。
“不但沒吃飯,水也沒喝幾口,早上起來直接到莊子,喝了幾口湯,身體需求大,你滑冰車運動量也大。
新陳代謝過快,水很快進到腎臟入膀胱。
剩下的一點肉沫,胃部給個反饋,胃酸分泌增加,結果吐出來的東西帶沫子。
還有點苦是吧?膽參與分泌了,裡面有膽汁,胃酸刺激胃黏膜,你當然肚子疼了。”
李易給出一個科學的解釋,什麼蟲子?就是餓的。
旁邊的莊戶給了幾個串,小孩子美美地吃掉。
“還疼嗎?”李易這時又問。
“不疼了,熱乎乎的。”孩子誠實。
李成器在旁邊目瞪口呆,他不覺得餓了肚子難受有問題,他是震驚於李易的診斷。
按一按,孩子吐一口,就知道是餓的,連昨天晚上沒吃飯也能看出來?
“還有誰餓了過來吃,少吃一點,中午有飯,我李家莊子還能差娃娃們一口食兒?”
李易對著其他孩子喊。
果然很多孩子又回來,要吃。
“是不吃飯的緣故?”李成器想要學,剛才神醫沒當成。
“是喝湯,不喝湯就沒事,湯裡有油水,胃自然反應要吸收。不然的話就是餓過勁了,胃自己發現空了,減緩分泌胃酸,就感覺不到餓了。”
李易解釋原因,餓是胃酸刺激胃黏膜的反饋。
喝很多水覺得一時間不餓,是因為水稀釋了胃酸。
李成器:“……”
他覺得自己不適合學醫,至少不適合跟易弟學醫,太難了,什麼亂七八糟的?
“現在呢?”他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