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許是更多的人可以吃上。
有蔬菜吃和沒蔬菜是絕對不同,一到了冬季,生病的人便多。
宮裡的菜也少得可憐,政事堂的飯菜,一些乾菜變多,蘿蔔和白菜總吃會吃膩味。
張說拿起一個香瓜聞了聞:“一家只要有個半畝地用來種大棚,一冬賺的錢,可趕上半年。長安城的人多。”
“拿不出那些竹條和絹帛吧。”盧懷慎想到百姓明明知道有賺錢的方法,卻建不起大棚,不免難過。
“不怕,待明年,問李易。你我錯愁之事,在李易那裡,估計隨口而決。
不然陛下為何跟寶貝似的護著,我等欲叫李易進朝堂,陛下顯怒,只得作罷。
否則就在政事堂裡給李易一個位置,遇有不決事,便詢東主言。呵呵!”
張說說著笑起來,他覺得李易挺可憐呢,一有事就去問,問完了也沒什麼好處給。
並且誰去了都在吃喝,聽聞昨天姚崇居然住進了住院樓,李易和衣守了一晚上,哈哈哈~~
盧懷慎同樣知道,宋王李成器今天過來問大家想吃什麼蔬菜,明天給送,大嘴巴,什麼都說。
當然就是跟去過李易莊子知道情況的人說。
“道濟,不若哪天你我二人過去看看,有何新東西被李易琢磨出來。”
盧懷慎對張說說。
張說懂了,過去不是問什麼新東西,而是朝政,兩個人都不想下去,還準備弄點權。
以前感覺很亂,收拾下去太平公主,大唐的事情繁多,找不到頭緒。
如今不同,有一個少年東主在灞水河畔,似乎對天下格局非常明瞭。
他可以跟你閒聊家長裡短,亦能商談突厥蕃邦。
他願意親自下廚,再隨口詩詞歌賦。
他可出百工之技,又可下民生之棋。
跟他在一起特別如意,哪怕突然生病倒下去,他也馬上給你醫。
像盧懷慎這等年歲大的人,恨不能把李易帶回家,當個義子、義孫。
可惜,被陛下預定了,誰都不準拿走,過去都受到監督。
宋王只要去一次,必然要跟陛下說一回。
其他的王爺早想過去看看,一直不被允許。
換通俗說法便是:你們過去幹啥?想找朕的易弟幫你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