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凜寒冬忽見綠,村民由相聚。言說錢財多幾許,村正語,且把張村賬目取。
“易弟,易弟,為兄來了,多日不見,甚是想念。”李易剛吩咐完宋德,李成器就跑來了。
“快,把東西抬下來。”李成器站到李易身邊。
他帶了兩輛大馬車,上面同樣蓋苫布。
“大哥是蔬菜?別掀了,凍到留不住。”李易以為大哥給送來六李莊的大棚蔬菜,連忙勸。
“不是菜,菜你莊子有,我給你送個甚。”李成器說。
車上的東西被抬下來,一陣風吹來,李易聞到大海的氣息,好吧,就是腥臭。
“帶殼的牡蠣,易弟你不是說這個好吃麼,牡蠣不值錢,運費倒是許多。”李成器說。
“大哥你買了多少?”李易吧嗒吧嗒嘴,想吃烤牡蠣了。
這天正適合大量運輸海產品,只要快採快裝船,不等壞掉,就進到冷的地方,都凍了。
李成器張開巴掌,五個指頭亮出來,收起三根指頭。
李易問:“兩萬斤?”
“兩船,漕運的大船,整整兩船,海邊的這玩意兒太多了,我手下跟我說,漁民很高興。”
李成器巴掌晃了晃,說出數量。
李易看他,仔細看、使勁看,想要看一看他究竟是怎麼調動了兩艘大漕船給運輸牡蠣的。
長安的漕渠連運河,都是平船,大漕船裝穀子,一船能裝五千多石,一石一百二十斤。
也就是說,運來的帶殼牡蠣一百二十萬斤,這是從哪撈的?動用了多少人?
《唐會要》裡就記載了大船能裝多少東西,那還不是漕運平船呢。
貞觀十年正月,陝州運船火。燒船二百一十五隻。損米一百萬石。舟人死者六百人。
漕運正常的不超載的船,五千石。另外那種不正規的,還有更大的。
船都是按照重量算,不是體積,吃水跟貨物體積沒關係。
一斤能稱多少帶殼的牡蠣?要看大小。
這個沒法算,李易那時的小的牡蠣一斤能稱八個,大的稱四個。
還有更小的和更大的,當然小的沒什麼肉,都是殼。
現在的斤稱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