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戶佃戶要不是看到租子低,而且有牛,打死都不帶過來的。
種這種地,沒輔助工具,一年到頭不睡覺都幹不完。
眼下來了十頭看上去就很年輕的成年牛,佃戶放在手裡的活圍觀,摸啊摸的。
他們像看到了親人,一家平均兩頭牛,簡直不敢想啊。
牛是黃牛,耕水田不如水牛,但比人強多了。
“大哥來得正好,我弄出來一個新的犁,改直轅和長曲轅為短曲轅。”
李易看到牛,想起來還有輔助工具。
去年種麥子多虧是前年深耕過,不然十戶人家就累趴了。
今年收麥改水田,可不能再用直犁了。
短曲轅犁是唐朝後期,在珠江主幹流東江那片地方有人發明出來的。
齊民要術中說的曲轅犁和天工開物裡說的不是一種。
“易弟快與為兄說說。”李成器一把拉住李易的胳膊袖子,迫不及待。
李易帶李成器回房間,進旁邊的他的小工具房。
桌子上擺了用很多小零件,他像拼積木似的,咔嚓咔嚓把十一個部件給拼上。
一個玩具曲轅犁出現在李成器的眼前。
李成器託在手心中湊近觀看,問:“可行?”
“莊子上沒工匠,大哥你找人做出來試試。”李易鬱悶地說道。
莊子上的人幹活都是他指揮,包括建窯、修沼氣池,一步一步指導。
李易知道,根本原因在於知識儲備。
若把莊子上的佃戶換成……初中畢業吧,不需要太高學歷。
他給出圖紙和思路,大家就能摸索著給做了。
什麼賬房,根本不需要,隨便叫一個,算賬,對方就給算好了。
讓畫個曲線圖,對方也給畫出來。
多省心啊,九年義務教育就足夠支撐了。
可惜……
李成器哪曉得李易心中的抱怨,他託著小曲轅犁跑出去,抓兩個人吩咐:“快馬送回去,叫匠人做個大的。”
兩匹馬放開蹄子跑了。
“此物……”李成器這才想起來問作用。
“由二牛抬槓成一牛挽犁”李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