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絲毫不客氣,洗了手,挽起袖子,直接抓羊骨頭吃。
吃兩口便蘸下醬油,露出滿足的神情。
待一塊骨頭啃完,高力士笑著說:“此番前來,乃告知李東主,非我親至,其餘宮中人不可平價售賣醬油。”
李易懂了,宮裡買醬油,依舊五十五錢一斤。
其他人如何撲買競價,與宮中無關。
有人要是打著宮中的名義過來買平價醬油,轉手去賣,莊上不賣。
“如此甚好。”李易點贊。
其他隨高力士而來的宮女太監也在吃飯,不時看一眼四個先來的同僚。
四個人那叫一個苦悶啊,他們知道那些人是什麼意思。
希望等輪換的時候,能夠接替他們。
因為皇帝會過來,在皇帝面前露個臉,說不定有機會往上爬。
宮女若是被臨幸一次,萬一有個孩子,生活質量馬上不一樣。
吃完飯,高力士帶一千斤醬油離去。
李易繼續安排莊子上的事情,製作秧馬。
拔秧與插秧時用,腳就不用陷到泥裡那麼深。
秧馬長得跟孩子玩的兩頭翹的木馬差不多,腳踩著泥滑動。
當又少了七八個時辰壽命,天亮撲賣醬油時,李成器帶人趕來。
“易弟,我給你送來磷石和石灰,還有十頭牛。”李成器高興地對李易說。
李易皺眉,不過扭頭一看,又露出笑容。
牛居然是活的耕牛。
莊子裡有十頭牛,八百畝地,用牛耕、耙,一頭牛一天就兩畝。
十頭牛二十畝,八百畝都由牛來耕,四十天。
人呢就得衝上去幹活,所以很多時候不插秧,而是水田灌水後拋種。
齊民要術中有寫:先放水,十日後,曳陸軸十遍,遍數唯多為良。地既熟,淨淘種子;浮者不去,秋則生稗。漬經三宿,漉出;內草篅中裛之。復經三宿,芽生,長二分。一畝三升擲。三日之中,令人驅鳥。
種子並不是變成長稻苗,而是出芽了就往水田裡扔,一畝地扔三升種子。
牛一天耕兩畝地,玩命耕能耕出來三畝,不用說人了。
當然,現在的畝的面積小一點,三畝能抵李易那時的兩畝不到。
而且地並不是都種麥子和稻子,還有的要種樹、種菜、種麻。
除非是良田,如李易的莊子,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