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記住這個名字,等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就叫人給送去分享。
日近中午,李隆基二人告辭。
三百多人依舊在那吃喝,估計平日裡找不到大口吃牛肉的機會。
好在牛夠大,還有別的串支撐,不然真不夠他們吃的。
酒也不是好酒,十幾文一斤的。
李易嚐了一口就不喝了,果然便宜沒好貨。
要不是弄個牌照太費勁,就自己釀了,然後蒸餾一下。
不過葡萄酒沒人管,它不耗糧食。
至於說永業田和口分田需要種植一定數量的麻或桑樹,這個也不是問題。
因為現在的莊子都是永業田,系統給操作的一系列就是這樣的。
而且還有糧食增產的方法,以及套養的方法。
朝廷追究過來,也能擺平。
李易心中盤算著,他免費提供給四十二個學子房屋住,正常來說要嘉獎的。
他又給十七個佃戶的孩子辦了私學,同樣要有表彰。
若哪個官員盯著不放,自己就把事情鬧大了。
然後繼續獻上農耕的先進技術,說不定一下子就能叫李隆基知道。
李易琢磨未來要遇到的事情的各種應對辦法。
往回趕的李隆基和李成器匯合了隊伍,過灞水。
兄弟二人坐在馬車裡,兩罈子醬油和兩罈子豆油,以及兩小罐牛肉辣醬在身前放著。
“大哥,若去歲知道李……易弟就好了。”李隆基目露遺憾之色。
去年的時候李易才過來接收莊子,很多事情就在那個時候開始作了。
由於今年有閏二月,算起來,晚了足足半年才知道李易的情況。
“去年知道,也看不出來啊。”李成器倒是想得開。
李隆基閉上眼睛,片刻後睜開:“哪天晚上過來,住在莊子上,夜裡看沼澤,哦,叫沼氣燈更明顯。”
“三弟,我總覺得他還有更多本事未使出來。你看他給我們的方子,並不在意,反而盼我等幫他傳出去。”
李成器分析,從這方面判斷,那個易弟僅僅放出一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