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跟著紅蕊來到華陽觀,劉燕娘和小玄機已經收拾好等在門口。
見到郭弘,小玄機就奔過來。
郭弘急忙把她一把抱起來,架到脖子上坐著,樂得小玄機咯咯直笑。
“快放下吧,會累到的!”劉燕娘急忙說道。
“沒事,劉姨,我力氣大,師妹很輕,就當練功了!”郭弘笑著回應。
“不下來,不下來!”小玄機也急著對母親說。
“好吧,反正送到私塾也沒有幾步路。”
“我也要去!”小玄機不幹了,她早聽母親和紅蕊姐姐說要去慈恩寺看牡丹,也想一起去,小孩子對新鮮事物很好奇,更喜歡熱鬧。
“不行!”燕娘板著臉說道。
小玄機哇哇大哭起來,燕娘急忙上哄女兒,說道:“你不想去私塾了嗎?”
“不想!”
“今日不想見袞師了嗎?”
“不想!”
郭弘嘴角挑起來,小師妹真是可愛,還很執著呢。
燕娘沒法,連哄帶騙,最後答應買好吃的,總算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讓她同意去私塾上課。
此時還沒到正午,道上都是往南的行人。
他們順路來到國昭坊,授課的開蒙老師是一位滯留在長安的舉子,名叫李頻,也是一位詩人,和妻子一起靠李商隱的關係,借住在李家南園,當然是要付租金的。
京城物價騰貴,為了維持開銷,李頻就開了這個啟蒙的私塾。
他有名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傳世,這是成語近鄉情怯的由來。
這兩句出自《渡漢江》,有人認為是宋之問所作,但很多學者考證是李頻的詩。
李頻的岳父姚合是唐初名相姚崇的曾侄孫,晚唐著名詩人,與賈島合稱“姚賈”,擅長五律詩,因做過武功主簿,所以其詩風被稱為“武功體”。
開成四年(839年)李商隱任弘農縣尉,得罪了上司陝虢觀察使孫簡,便想辭官一走了之。
正巧姚合接替了孫簡,聽說此事後,就立刻又把李商隱叫回來。
而就是這一年,在長安應舉的李頻屢試不第,來到姚府拜見投詩,作《陝府上姚中丞》,姚合應和《答李頻秀才》。
姚合被時人稱為“詩宗”,名聲很大,當時有不少詩人都到他府上投詩。
李頻出身貧寒,得到姚合賞識成為弟子,進而被招為東床快婿。
李商隱也在這一年跟李頻相識,還參加了他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