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這一番話,頓時讓不少學子都是滿臉譁然。
事不可為就拂袖而去?
難道不是該迎難而上?
“明公主之觀念,我不可認同感。”夫子的臉色也有些漲紅,“若是人人皆事不可為便放棄,又談何發展,談何愛國為民?”
放棄在如今的主流思想之中,是一個需要被批評的思想。
在這樣前所未有的大時代,更應該激流勇進,迎難而上。
“夫子所言不錯。”武曌即便面對夫子的質疑,反而輕笑起來,“但有些事實,卻並非不放棄便可以做成的,曌剛問夫子,若是一不識字的農夫,愛國為民之心可登頂問心碑,能為相否?”
“......”
夫子的眉梢已經皺起,他明白了武曌想要表達的意思。
最後,也只能無奈的說道。
“自然不可。”
“若是一兵卒願為國犧牲,可為將否?”武曌又問。
“自是不可。”夫子沒有等到武曌再問,繼續說道,“我已知你的意思,你是認為,程匠所為超過了他的能力,故應放棄。”
寥寥幾語,就讓四周的不少學子,陷入了思索。
只覺得如今的討論,已經超過了這件事情本身。
“非但如此。”武曌再繼續說道,“若是讓他繼續下去,不但衝突愈烈,更是會激起民怨,反而與他的心意背道而馳,這三年來此地之厲鬼叢生,已經足以說明此事,是故,放棄是最好的選擇,即利於他,也利於民。”
這件事情,要論過錯,自然是這些刁民的過錯。
但解決的辦法,卻只能是讓程狗蛋黯然的離開。
這實在是有違眾人的道德觀念。
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情況下,如果讓程狗蛋堅持留在這裡,不但無法解決事件,反而會讓事件變得更加糟糕。
這種事實與觀念的撕裂,讓眾人皆有一種極為不舒服的感覺。
就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