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的過程其實很愉快,易安妮童年的男神白龍雖然沒有記憶中那麼帥了,但是依然很喜歡。在這種情況之下,用一個成年人的眼光來看這部片,確實發現好多以前沒有發現的細節。
一開始易安妮猜測讓同事覺得《千與千尋》是恐怖片,自然是千尋的父母吃了神靈的食物變成豬的那段。同事為人父母,看到這兒覺得有些慼慼然,確實很正常。但是其實這部動畫的開頭氣氛渲染得確實很是陰森恐怖。
從一開始,千尋和父母搬家途中看到的滿地神龕,就把故事帶入了一個異想的世界。
東方的神龕在西方人看來是非常詭異的東西,其實想象一下,就算是在現實中或者真人電影中看到這滿地的神龕,自然也是會覺得很恐怖,好像是身在亂葬崗的感覺。
易安妮當年絕對是被這種超越時代的畫風震驚了所以沒多想。
除此之外,山道兩旁時不時可以看見隱沒在林木之中似笑非笑的蛤蟆臉雕塑,同樣預示著奇怪的宗教信仰。只是動畫後面發展之中,千尋和蛤蟆人的互動都很溫馨,倒是沖淡了這些雕塑帶來的恐怖感覺。
那時候,故事中千尋的爸爸認為這是荒廢的主題公園,現在想來真是心大。
其實香港恐怖片還有現在某些歐美恐怖片裡有好多遊樂園的恐怖元素,想來也是針對了一下小孩喜歡遊樂園的心理反差。
入夜之後,小鎮上的黑影亦是恐怖的。但是後來河神來洗澡時帶來的那場大雨讓這些黑影都多了一股人味。
這麼看來,動畫前期的恐怖氛圍塑造得非常不錯,絕對稱得上是易安妮最喜歡的恐怖範兒了。
除此之外,動畫後半部居然還有血腥鏡頭,男主白龍在空中被錢婆婆的紙鳥追殺時大灑龍血,染紅了建築和千尋所在的窗欞,這也算是突破了易安妮的記憶。她不記得當年小時候看的時候有沒有這一幕,想象一下,如果這一幕是真人場景,絕對能讓人不寒而慄。
最後的疑問和恐懼,來自於《千與千尋》的結局,重看之後,易安妮問過好多人,包括幾個同事,大概一半人覺得白龍死了,一半覺得白龍活著。
小時候,易安妮是覺得白龍一定逃出了湯婆婆的掌控,去外面的世界找千尋了。這次看卻覺得,白龍大概是死了吧。之前白龍要湯婆婆放千尋的父母走,湯婆婆說等白龍回來把他大卸八塊……最後白龍放開千尋的手的那時,看慣了恐怖片的易安妮感覺一陣心疼。
這時候,易安妮也開始覺得《千與千尋》到底是不是恐怖片了,這一新興的想法讓她真真感覺童年逝去,越長大,想得越多。
這一感慨,在吉普力的其他動畫作品中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