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駱晴明也低下槍。這個時候,大副一臉焦慮地問艇長,“要不要先把所有的乘客控制起來,否則來不及呀。”
駱晴明重新舉起槍,對準大副,“誰都不許走,尤其是你。”
……
……
羅松溪八歲的時候,老約翰教他的第一個裝置,就是飛艇的傳動裝置。以至於他對飛艇的動力和傳動系統,統統瞭如指掌。
但當時困擾羅松溪的,是用來驅動那兩個大螺旋槳的18根傳動臂和無數大大小小的複合齒輪,因為那牽涉到複雜的機械原理。
至於附帶的向浮空法陣傳送能量的傳送杆,不就是用高階點的傳導性金屬,做一根毫無技術含量的杆子嗎?
他不明白艇上經驗豐富的機修師,做這麼一根杆子為什麼需要兩個小時。
他指尖輕彈,一堆的材料就從懷中滑落到地上,看得機修部主任目瞪口呆。
“空間法器?”他自語道。
駱晴明積極地給予了他回應,朝他肯定地點點頭。
主要材料是一根長條形的七階傳導性金屬火凰金,飛艇上能量傳送杆用的正是這種材料。
羅松溪拿起材料比了比長度,掏出他的短刀,一刀切下0.5米長的一截,然後估算了一下能量傳送杆的直徑,就開始用短刀把火凰金削細。
堅硬的金屬,在他的刀下,就像泥巴一樣一塊塊地被削了下來。
羅松溪有兩把削鐵如泥的刀,一把是薄如蟬翼的小刀,送給伊薇蘭了。還有一把就是這把是泛著紅光、二十公分長短刀。
削了兩下,羅松溪還覺得不大順手,原本一直用來削金屬的小刀被他送給伊薇蘭了。
這下不僅機修部主任了,所有人的下巴都掉了一地。
別人要做這麼一根金屬桿,肯定要先做個模具,然後將金屬熔化後倒入磨具,再等金屬冷卻成型。要完成這麼一個步驟,再快也要一個多小時,然而……
“他居然能這樣處理金屬?”機修部主任向剛剛朝他點頭回應的駱晴明,又問了一句。
駱晴明平靜地再次肯定地點頭。
很快,火凰金的能量傳送杆就在羅松溪手中成型。他稍微打磨了一下,便拿起了刻刀,運刀如飛,在上面刻畫輔助性的幫助能量傳導的法陣。
艇上的鍊金部主任,看著羅松溪刻法陣的手速,艱難地嚥了一口口水。
只有駱晴明,仍然一臉平靜。
艦長終於忍不住也問了駱晴明一句,“你早就知道他有這個本事?”
駱晴明仍然平靜點頭,然後輕輕補充了一句:“他曾創下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了四個最高階颶風法陣的記錄。”
沉默寡言的駱晴明,卻十分擅長場面節奏的掌控,隨著他三次點頭,總控艙裡原本瀰漫的絕望、黯然的情緒,已開始被慢慢消解。
所有人都懷著希望看著羅松溪,看著這個能為他們帶來奇蹟的瘦小青年。
8分15秒,輔助法陣刻畫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