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衝著對方未來會擔任財政部長,周新也需要和對方打好關係。
在周新的記憶中,08年的金融危機,亨利可是做了不少錯誤的決策,他未必不能讓亨利在錯誤的決策道路上走得更遠一些。
“即便沒有免費遊戲,拳頭遊戲也有非常高的價值,它完全依託於電子遊戲而存在,電子遊戲過去十年的高增長態勢,加上電子遊戲線上發行的份額不斷擴大。
拳頭遊戲的電子遊戲社群生態構建也越來越完善,從一款遊戲到十款遊戲再到現在的上千款遊戲,都能從拳頭遊戲的評分系統裡找到對應的評價。
資料的積累、電子遊戲行業的發展加上線上對線下渠道的蠶食,三者決定了拳頭遊戲有極其廣闊的未來。
只是人們很難看到這一點,他們只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別凸顯的點上,就好比網際網路泡沫,他們會認為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存在泡沫。
即便拳頭遊戲的財務狀況非常良好,投資人並不會因為拳頭遊戲財務狀況良好而對它進行仔細分析,而會因為它是網際網路企業而下意識認為它的財務狀況堪憂。
我做的只不過是透過免費遊戲帶來的直接收益,讓投資人們重新認識拳頭遊戲罷了。實際上免費遊戲未來潛在收益並沒有這麼大的號召力,能夠幫助拳頭遊戲股價上漲40%。”周新說的非常坦誠。
拳頭遊戲並沒有像其他網際網路企業一樣,成立之後靠投資人的錢大肆宣傳,反而幾乎都靠玩家們自來水,以及和雅虎遊戲正面對決吸引大量關注。
在形成正面迴圈後,拳頭遊戲一直靠著優秀的社群生態不斷吸引客戶,加上一直都有營收,因此拳頭遊戲很早就實現了盈虧平衡。
並隨著透過拳頭遊戲發售的電子遊戲越來越多,盈利一直保持一個高增長的態勢。
很多網際網路企業財報暴雷,存在隱瞞、修飾資料的現象後,拳頭遊戲的財報也是經得起考驗的。
亨利想了想,知道和周新說話得直接,不能拐彎抹角:“Newman,看財報是投資人的基本功,拳頭遊戲之前市值下跌並不是因為它的財報不優秀,也不是因為懷疑它存在現金流危機。
根本原因在於,投資人們懷疑網際網路企業是否能夠像宣傳的那樣,把規模做大之後早晚能夠找到盈利模式。
簡單來說之前投資者不關心網際網路企業的營收和利潤情況,估值體系也是圍繞著使用者來的,但是使用者是否在未來真的能夠創造足夠的價值,這點在千禧年前後被徹底證偽了。
使用者基數再大也未必真的有價值,quora只有幾十萬的正式使用者,而很多網際網路企業有幾百萬的會員,難道後面的這些網際網路企業,他們的使用者能夠在未來創造出和quora使用者創造出來對等的價值嗎?
估值體系的重構才是導致所有網際網路企業市值都暴跌的根本原因,大家不再相信使用者是關鍵,不再相信贏得使用者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最重要。
quora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quora的成功讓華爾街意識到,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價值是不一樣的,使用者能夠挖掘出來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這次納斯達克泡沫破裂只是這種認識的進一步清晰,財務狀況不過是媒體們為結果找原因的說辭罷了。
如果網際網路企業能夠找到清晰的路徑,證明他們在未來能夠靠使用者實現盈利,他們是完全能夠再從投資者那裡維持現金流的。
而最近華爾街又興起了新的說法,那就是對Newman的企業需要採取和其他網際網路企業不一樣的估值體系。
&nan的企業永遠不用擔心找不到盈利模式,Newman能夠為他的企業找到不止一個盈利模式。”
這不僅是亨利吹噓周新,確實有很多華爾街的投資人提出了這一概念,在財經媒體上被公開報道。
&nan概念股,意思是有Newman在背後主導的網際網路企業,他們能夠享受不一樣的估值體系。
拳頭遊戲就是代表作,時代華納也享受到了這一紅利,只是由於時代華納除了quora外還有其他業務,所以時代華納跌的更兇。
周新心想還是金融人會說話,先抑後揚說得他很得意,即便這些創意不是來源於他,來源於未來的智慧,他還是被奉承得很開心。
華國網際網路企業要比國外的網際網路企業卷得多,國外的網際網路企業使用體驗非常差,而且佔據壟斷優勢後,很少再去最佳化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