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Mphone的成功,讓Matrix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願意和Matrix一起賭,賭第二代Mphone的發貨量會同樣多,甚至更多,因此即便Mphone備貨數量少,Matrix也能把成本儘可能降低。
雷君來Matrix擔任副總裁也有一段時間了,他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供應鏈管理。老實說在擔任Matrix高管前,雷君沒有太多供應鏈管理的經驗。
只有創辦卓越網的過程能勉強和供應鏈管理沾上邊,但是圖書類的供應商和電子元器件的供應商還是有很大區別。
雷君進入角色很快,Matrix的供應商遍佈全球各大洲的不同國家,雷君在供應鏈管理上很有天賦,最終都能達成他想要達成的目的,這讓周新感慨人才即便換了一個環境也是人才。
正是因為有雷君來進行供應鏈管理,這才讓Mphone2的價格能夠壓到749美元,不然至少還得往上漲個100美元。
&nan旗下的公司每次推出新產品,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都將會是矽谷的大事件。鋪天蓋地的流言蜚語、吸引眼球的釋出會,伴隨著不斷壯大的粉絲群,一切都來得那麼浩浩蕩蕩。Quora是這樣,NewPay是這樣,Mphone同樣是這樣。
然而這次的Mphone2更加轟動。和第一代Mphone相比,Mphone2早在半年前的Mphone開發者大會上就開始預熱,各種流言蜚語充斥在整個阿美利肯的網際網路。
&nan最成功的一次發售行動。網路預定的第一天我們就見識了Matrix和 AT&T的伺服器被擠到宕機、因需求太過旺盛而頻繁推遲的快遞時間。
各地的排隊黨陸續開始在Matrix門店前安營紮寨。
我們對第二代Mphone有很多期待,而它正在竭盡全力來實現它們:配備效能更好並且更加省電的A2晶片,新的多媒體解碼晶片,最新的藍芽技術,外觀工業設計的脫胎換骨、3G網路……
但是最讓我們驚喜的不是上面這些內容,而是螢幕,多點觸控的一整塊螢幕,Mphone2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螢幕,從螢幕加鍵盤變成了螢幕加一顆Home鍵。
工業設計上的巨大改變讓Mphone徹底重塑了手機的手感,這樣的改變足夠引人注目。Newman在Mphone2釋出會上將Mphone2的設計定義為未來的產品,當連線雜誌的編輯們上手Mphone2之後,我們認為Newman的定義還顯得有些保守。
Mphone2不是未來的產品,它是未來的未來的產品。我們很難想象在進入到21世紀之後的第三年就能和過去二十多年的手機形態說再見。在使用Mphone2之後,我再回過頭去使用其他品牌的手機,真的讓我很難接受。
臃腫的鍵盤、遲鈍的操作、乏味的手機應用、卡頓的2G網路,其他品牌的手機哪怕之前是再頂級的旗艦機,在Mphone2面前也顯得那樣孱弱和不堪一擊。
我知道現在大家的疑問都是:Mphone2是否真的如網路論壇上那樣無敵?Newman在釋出會上說的內容是否有水分?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這些手機廠商是否在Matrix面前真的不堪一擊?這些問題我們都會一一給出答案,慢慢閱讀這篇詳細的評測吧!
相比Mphone1的弧度、塑膠感、銀邊,Matrix將新款Mphone的機身和表面變得更加富有細節、也更復雜。從設計美學到製造工藝,Newman帶著Matrix的設計團隊顛覆了我們對一款手機的認識。
Mphone2的外殼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兩塊光滑的高強度玻璃、一圈環繞周邊的不鏽鋼帶。很清晰但並不簡單,而且Mphone2還加了些小細節,比如變樣的音量鍵,由原先的一體化分為兩個獨立按鈕,標著+/,金屬帶上的缺口對提升無線訊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Mphone2明顯要比Mphone1薄,從 12.5毫米減少到了9.8毫米,但重量還是原來的137g,讓整部手機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握持效果都更加緊湊。
我們無法形容Mphone2的設計有多高階。相比之下連Mphone1都讓人覺得廉價而臃腫,至於剛推出不久的三星S1手機更是變得像是上世紀的產品。
正如前面所說, Mphone2有三個主要部分,正面是由極為堅實的玻璃構成,Matrix官網聲稱它在強度方面可以和藍寶石相比,比塑膠硬 30倍。
螢幕上方的玻璃中有一條窄縫,用於放置聽筒和正面攝像頭,下方&ne鍵也有類似設計。
手機左側是新的音量按鈕、全新設計的靜音開關,靠近底部的地方有一條縫。右側則是電話卡的卡槽,同樣也有一條縫靠近底部。
頂部是電源和睡眠按鈕的切換鍵以及耳機口,另一條縫則是新增的去噪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