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二百四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2 / 3)

現在回過頭去看漢芯事件,如果我們發現漢芯造假,沒有開新聞釋出會揭露漢芯造假這件事,那麼在漢芯一號鑑定委員會裡專家們的支援下,加上陳進手裡有他們的黑料,交大部分領導有可能能夠從中牟利。

三方合謀之下國家也好,交大也好,一定會給漢芯的研發團隊投入更多的經費以及更大力度的扶持,在這樣的支援下,未必漢芯的研發團隊在未來就不能研發出多媒體晶片。

但是一定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形成路徑依賴,漢芯的這幫人已經習慣了造假為他們帶來的好處,他們一定會希望繼續透過學術造假獲得更多的好處。實際研發出來的多媒體晶片和他們對外宣稱的多媒體晶片大機率會是兩回事。

這是人性,人性是無法避免的。我不發現漢芯造假,未來也會有知道內情的人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出來爆料,又或者是因為良心過意不去出來爆料,當然也有可能被摩托羅拉發現,因為陳進本來的技術來源就是摩托羅拉。

漢芯拖的越久,對華國的科研環境、積體電路的產學研轉化環境會造成越惡劣的影響。

如此拙劣的造假都能讓參與其中的人員們獲得大量利益,最後可能只有陳進一個人需要承擔相應責任,這種案例的示範效應是非常可怕的。”

周新沒有說的比現實還要更保守,現實是最後陳進都沒有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只是學術上的頭銜被剝奪了,連科研經費都沒有追索。簡直像是要把漢芯打造成學術腐敗的典型案例一樣,鼓勵大家這樣做沒事。

周新繼續說:“如果只是針對漢芯單一事件,我大可不用親自出面,又是開新聞釋出會,又是找摩托羅拉出來出測試報告。

我不希望類似的事件對整個大環境產生惡劣影響,不希望好不容易有起色,已經走在正軌上的華國積體電路產業受到影響。

從現在去看漢芯,陳進的造假是非常拙劣的,他們的手段是非常粗暴,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沒有做多少的保密措施。

結果就是這麼簡陋的手段,這麼隨意的造假行為,能夠騙過從交大到申海科委,再到華國科學院專家們。”

周新說完後,兩人陷入了難言的沉默。

大佬在回憶往事:“伱前幾天不是在獅城嗎?獅城的積體電路產業和華國的積體電路產業有過一段時間很像。

那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大概是90年的時候,那時候國內一些領導指出我們在積體電路領域存在比較嚴重的落後現象,我讓一些部委聯合去調查,最終決定啟動908工程,也就是華晶。

當時打算從朗訊引進技術,建造月產能在1.2萬片的晶圓廠,結果就是花了3年調研,又花了3年建廠,從90年決定做這件事到98年投產,華晶一共花了八年。

獅城的特許半導體,同樣是90年開始介入到半導體生產中,他們93年就投產了,等到華晶投產的時候,特許半導體旗下的晶圓廠連投資都已經收回了。

這其中存在多少問題,我不知道也沒有能力知道,下面把原因全部歸結為研判花了太多時間,實際上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不知道。”

後來再回頭看的時候會覺得90年代到千禧年的第一個十年這二十年的時間裡華國發展多麼多麼迅速,充斥著大量的機會。

但是其實在這二十年裡,腐*敗是最為顯著的問題,只是因為當時人們在從0到1甚至到10的過程,大家也就不會對有人從0到100、到1000太過在意。畢竟當時沒有自媒體告訴大家100、1000又或者更多的日子是什麼樣的。

“後來909工程的華虹也沒有獲得預期中的效果,導致我們後來想要發展晶片產業的時候不知道要從什麼地方入手。

一直到新芯在張江落地,資訊產業部裡負責積體電路行業研究的同志們去調研過新芯很多次,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受,原來還能這麼做。

越是研究越是認為我們之前的發展路徑沒有尊重市場規律,仍然是基於計劃經濟的思維,我把晶圓廠建好了自然會有市場,自然會有消費群體來為我們生產的晶片買單。

如果以這個角度出發,接連經過908和909工程的失敗,再加上漢芯事件的爆發,可能未來會沒有地方政府,沒有企業想投資、敢投資積體電路行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