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說:“沒問題,後續我們會構建專門的期權池,作為給技術人員的獎勵。
我把關建英的郵箱和電話發給你,我們三個先在舊金山見個面。
技術方面要找哪些人,這個完全由你來決定,我對光刻機這個領域並不是那麼懂。
我只是知道一些技術上的東西,至於要創業具體要哪些工程師,然後要獲得哪些技術授權,這些研發具體上的東西我一點都不懂。
所以這方面你可以決定。
目前我們先把公司的框架搭建好,現在到年底還有大概三個月時間,我十二月會回華國一趟,等我回華國之後,我和華國方面聊過之後,我們才會正式去華國辦公。”
成功挖到林本堅,對周新來說絕對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因為沒有林本堅,臺積電和ASML之間的光刻機突破絕對會來得更晚。
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追趕先進製程。
同時尼康也沒有那麼容易被甩開,新芯半導體能有更多的猥瑣發育時間。
至於能夠找到關建英,同樣是值得慶祝的事情,關建英能夠把世芯做大,在失去他們銷售額超過40%的華國大客戶情況下,還能保證企業的發展,對方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人才有企業,有了林本堅和關建英之後,新芯科技的框架就搭起來了。
新芯半導體負責晶片設計,然後由中芯國際代工,最終的產品透過Matrix銷售。
這樣一來,他名下的實體產業形成了完整的閉環。
這中間的關鍵在於,得把Matrix的品牌打造好。
在貝聿銘工程師進行旗艦店設計的同時,Matrix這邊組建了超過兩百人的團隊。
先是花了兩千萬美元,從摩托羅拉手裡把Matrix這個牌子買了下來。
其次是對旗艦店在阿美利肯主要大城市的位置,進行了選址。
還包括尋找裝修的供應商,培養服務團隊等等。
實體產業要比網際網路產業麻煩得多。
無論是管理成本還是經營成本都是如此。
不過和半導體行業相比,手機行業更容易挖人,這個行業的門檻沒有那麼高。
最近幾年,整個手機市場的銷售數量都在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這導致整個行業從業人員非常多。
加上西莫在諾基亞當過董事長,他在這個行業有超過四十年的從業經驗,他想找到有相關經驗的人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