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閱讀完畢。
.
調取新的檔案中…
調取完成。
專案:民生科技。
閱讀許可權:C級,及其C級以上。
敘述:
由於曾經的安布雷拉、UEG和UNSC專注於提高艦隊與部隊的戰力,因此對社會的民生科技方面多有鬆懈。
不過大多城市和殖民地的居住環境仍是非常舒適、安全和繁華,比2006年以前的社會要高上數個量級。
唯一不足的方面,便是建造類地行星的穹頂城市耗時耗力,而類似地球的類地行星少之又少。
隨著與星盟戰役的結束,還有人類·桑赫利的聯合政府成立,以及有條不紊擴充疆域的大遠征順利進行,安布雷拉開始注重發展於民生科技。
首先是讓殖民過程更加便利、安全的科技。
與星盟交戰前的人類,在殖民方面是尋找礦產資源豐富的恆星星系,並確認該星系是否存在合適的類地行星。
一般情況下,擁有豐富資源的星系都是擁有類地行星的。
不過,這些類地行星普遍荒涼,絕大多數都是類似太陽系的水星那樣‘光禿’,毫無生機,即便是火星這樣的類地行星都是稀有的存在。
所以安布雷拉的工程隊人員,會跟隨大型公司、企業的殖民和拓荒船隊來到有價值星系,人數通常在數百至數千不等。
工程隊確定類地行星的地表上低風險區域,並且對拓荒者和殖民者開放外包合同,然後共同建造穹頂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座可以容納數十萬人的穹頂城市,在安布雷拉工程隊獨有速度的加成下,僅需要四至六個月的時間便可竣工。
其建築材料也都是‘就地採取’,並透過船隊進行加工和冶煉,只有少數必須材料才需要透過從外星系的運輸和補給。
像是致遠星這樣擁有與地球相似的大氣層、磁場和重力的類地行星,放在整個獵戶座懸臂是罕見中的稀有。
應對這樣的現成行星,安布雷拉會在該星系的赤道和南北兩極,投放由凱瑟琳·羅素博士研製的大氣改造裝置。
預計三至五個月的時間,該行星的大氣成分與地球的大氣成分,其相似度會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還會自動篩查和殺除大氣成分中對人類有害的微生物。
被大氣改造裝置關顧過的類地行星,其地表原生的動、植物死亡率會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即便如此,各個組織、公司和企業的殖民船隊,依舊需要購買大量安布雷拉獨有的奈米血清以備後患。
同時,還需要僱傭安布雷拉的技術團隊,對改造後的行星進行一次全面消毒,以確保不會存在對人類有害的病毒、細菌或真菌。
經過安布雷拉技術團隊的全面消毒,該星系上倖存下來的原生動、植物,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消失百分之二十左右。
當這顆行星被改造完成後,倖存的原生物種數量,遠不足人類抵達前的百分之二十。
首個被徹底改造的行星便是致遠星,其原生物種的滅絕程度達到百分之九十,還引起了當時社會的一陣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