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何綿兒搞得是神神秘秘,不願同眾人述說自己的計劃,反倒是前去安慰村民們莫要擔心,很快就會有人來收購他們的花了。
村民們對於何綿兒的話,是半信半疑。
畢竟她穿著樸素,看著好似一個大戶人家的美貌丫鬟,誰又能將她想作是當今的長公主。
不過是短短一日,便見京中有幾家採購的商人帶著大車前來收購牡丹。
要的還挺多,這些村民喜不自禁,當下是將自己手中的牡丹全部是買了出去。
有幾個比較精明的村民是趁機抬了價,那商家也不還價,一副仍由村民們宰的模樣。
當下這第一批全部賣掉牡丹花的村民是樂呵呵地準備回家。
而金谷園所訂購後續的十萬盆牡丹,終於是到達了。
本來是聽到金谷園關門的村民們,均是心灰意冷。覺得此行無望,怕是連本都收不回來。
豈料是剛剛來到此地,便見到了不少來收購牡丹的小販。
村民們是既驚又喜,當下是連休息都來不及,就開始做生意。
洛陽城中的人從這些京中來的小販口中,打聽到此刻的京中,正在流行著洛陽所產的牡丹花。
但凡是豪門大族,家家都以能擁有一盆洛陽的牡丹花為榮。
正所謂:“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不過短短几天之內,牡丹的價格已然是被炒到了天上。
後知後覺的洛陽人終於是反應了過來,也是爭先恐後地搶購著牡丹。
那本應是供給金谷園的十萬盆牡丹園,一時之間,是傾銷一空。
沈季的傷口已然是好了不少,聽到外頭眾人皆是在議論這牡丹花,心下自是猜到,定是何綿兒做了什麼手腳。
當下是請人請來了何綿兒,想要親自請教一番。
“是沈季有眼無珠,沒有識得殿下妙招,還請殿下不吝賜教。”沈季的這番話,說的是極為恭敬。
何綿兒直到是看到了那十萬盆牡丹真正是傾銷一空,這才是終於放心下來,道:
“沈先生客氣了,綿兒也不過是兵行險招,勉力一試罷了。”
卻原來,那日她花了百金購買的那盆姚黃魏紫的牡丹花,便是派人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到了宮中,贈予了皇帝。
於此同時,還附贈了一封信,將自己的計劃一一說與新皇。
那盆姚黃魏紫,便是由皇帝封為了什麼“花中之王”,當下是大張旗鼓地贈予了皇后。
一時之間,京中之人,均是知道了有這樣一個“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