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和片尾這倆cp給車胎放氣的情節首尾呼應。
“西部牛仔傑迪戴亞”,這是個近代美國人物,和“屋大維”組成cp成為片中的大亮點,路平安可以把他換成國內的人物,但因為該情節涉及到“美國華人勞工”,路平安最終決定保留下來,作為博物館近代史展區的一員,算是“清朝展示區”的展示。
這樣一來片中“牛仔”給“屋大維”斬首這一情節就得換回來了,成了趙括把牛仔綁起來斬首,為子孫報仇。
“代表南北戰爭黑白蒙面人”,原片中戲份不多,主要是添亂,那就完全可以換成三國魏蜀吳,亂上加亂。
“薩卡加維亞”這個印第安嚮導女孩,可以換成花木蘭,這是個中西都熟悉的人物,在片中就是負責美,負責颯,負責片尾在“跟蹤”上起到一些“笑果”就好。
“劉易斯與克拉克的遠征”,可以把它倆和放在“唐朝展示區”,如此他倆就可以換成唐玄奘,反正片中這倆只有幾個鏡頭,展示一下即可。
“哥倫布”換成鄭和,完美替代。
“瑪雅人建金字塔”換成建長城,國家名片肯定要拿出來亮一亮。
“尼安德特人”,換成BJ猿人。
“復活節島石像”,片中這傢伙總是要糖,男主最開始並沒有帶糖糖給它,它也沒有發脾氣,還提醒男主阿拉提很暴躁,有點像老好人,最後男主表演講前一聲“安靜!”讓打架的眾人就熄火,乖乖聽男主的演說。
這就完全可以換成一個大佛頭石像。
性格設定成囉裡八嗦、老好人,配音用羅家英版的唐僧,說說大話西遊的梗,主角為了讓他閉嘴給他送了泡泡糖,很合理,最後一聲“阿彌陀佛”,佛音鎮壓全場,完美!
這樣一來“僧帽猴德克斯特”可以換成國內土猴,取名“悟空”,一隻老是找麻煩,引起博物館大亂的猴子,可不就是猴子大鬧天宮嘛。
要是周星星願意授權的話,也可以換成“至尊寶”。
而且這種猴子還很好找演員,現在耍猴的民間藝人團隊還是有很多的,找起來不難。
片尾“郵政馬車”換成“秦朝馬車”,又是完美替代。
“恐龍”“非洲哺乳動物展示大廳”以及“海洋館”都可以和原本的一樣,不用變,博物館嘛,地大物博,問題不大。
最後就是最重要的“法老刻寫板”,路平安直接把它換成純金甲骨文龜背板。
如此一來,“法老”也得換成商紂王或者更早的蚩尤,來個大反差,一開始以為是個絕世兇人,鎮壓它的是四個巨大的“四大天王”,結果被揭開封印後,出來的卻是個萌萌小青年。
總之,這片子就是一部喜劇。
講邏輯,但不需要太講邏輯,只要各自的人物和歷史上的大致吻合即可。
原片其實也有提到過這一點,比如“羅斯福”就有說過:“我不是總統,我只是一座蠟像而已”。
蠟像,和真正的歷史人物是不同的。
這是喜劇元素的設定,也是推著主角走向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都是保留歷史人物所有性格和文化,那就不好玩了。
其餘世界各地的元素也要有。
原片也出現過“兵馬俑”“石獅子”等中國元素,但沒有戲份。
路平安版本的也可以這麼玩,加點外國元素,比如戴假髮的歐洲佬、髒兮兮的海盜、羅馬石膏像、遛狗的埃及法老等,但同樣只是一閃而過的鏡頭,沒有戲份。
劇情的話,只要在博物館設定上改一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