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吊嘀咕:“咱們又沒賣門票。”
“人家在你這裡吃喝玩樂,產生了消費,你就得管。”
大家都點頭,說,是這個道理。
老吊又問:“最後賠了多少?”
宋輕雲:“最後,XX山管理委員會賠了補牙的錢,一共三萬。”
老吊嚇了一跳,說,這麼多呀,怎麼可能。
宋輕雲說你還真別小看安牙齒,現在一顆牙收你一萬多很正常。我舉兩個例子,我有個侄子要做正頜,就是箍牙,醫生開價六萬。我有個叔伯阿姨一口壞牙,都做了種植牙,滿口牙下來二十多萬。我開玩笑地說,你老人家金貴啊,每天帶著二十多萬出門,可得小心了。
老吊瞠目結舌:“牙齒這麼貴,龍牙嗎?咱們村裡的老人牙齒壞了,拔掉直接扔房頂,哪有那麼多講究?”
大家撲哧一聲都笑起來。
宋輕雲:“所以說,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咱們得把山上的步道給弄好了,還得裝上扶梯。不然,遊客有個好歹,村兩委可沒錢賠人家。”
眾人一想到村兩委糟糕的財務狀況,都是一驚,連聲道,是的是得,這步道不但要修,還得修好,不能出問題。
上山步道的路線怎麼走,多長距離,觀景平臺設定在什麼地方,老梅給的規劃圖上已經標明,照著做就是了。
按照老梅的計劃,步道都由水泥鋪就,旁邊的扶手則用鋼筋先做出框架,然後用混凝土現澆。總長度大約一千一百米,工程量到是不大。
唯一麻煩點的是觀景平臺。
因為山勢陡峭,這個平臺先是需要支幾根立柱,然後在柱子上搭平臺,類似吊腳樓的制式。
這就不是讓村民胡鼓搗就成的,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援,在做之前需要找專業人士畫個圖,計算應力什麼的。
另外,水泥和沙石的配比也要拿捏好了。
龔珍信說這事簡單,他一個侄兒就是小包工頭,成年在工地上攬活,讓他找建築公司的技術員幫個忙就成,也不需要花錢。
這次的工程量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怎麼也得幹個十天半月,花費個十來萬,材料就不說了。
另外,這活兒是體力勞動,可不能像上次種波斯菊,讓村裡的老頭老太太隨便幹幾天就成,需要找全勞動力棒,當然,工錢也不可能一二十塊錢一天就把人給打發了。
大家合計了一下,暫定本工程一週幹完,找二十個工人,工錢就按照工地大工每天四百發放。
宋輕雲是窮慣了的人,對於金錢比較敏感,抽了一口冷氣,問,這工錢是不是多了點。
陳建國道,宋書記,外面都是這個價。工地上的活兒累得很,不是一個人吃得下來的。其實,這次工程主要的開銷在工錢上面,尤其是觀景平臺。那邊需要捆紮鋼筋,鋼筋工一天問你要六百也是常事。
如果再剋扣,只怕請不到人了。
宋輕雲只得點頭同意。
他又說需不需要找個技術員工程師什麼的,村幹部們都笑起來,說請啥工程師,這又不是修房子架橋樑,把水泥鋪地上就是了。當初村村通的時候,外面的路都是咱們村民自己修的,也沒見出什麼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