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輕雲說,尚鼎,等下我把柳書青的名片推送給你,加一下好友。明天咱們約他見個面,大家聊聊,以後在種果樹的事上你直接向他請教。
陳尚鼎說那好,推送給我吧,我也想和柳科學家聊聊。
“不過,宋輕雲你是名牌大學生,前一陣又搞過水果種植,也算是半個專家。今天既然找到你,先向你請教。”
說這,就端起飲料和宋輕雲碰了一下。
他要開車,宋輕雲是國家幹部,工作時間不能喝酒。
宋輕雲苦笑:“我算什麼專家,就是看了點資料。”上次讓陳大陳二兩兄弟種大櫻桃,結果弄成夾生飯,還真有點讓人尷尬啊。
陳尚鼎要種水果,規模還不小。
看他的投資,怎麼也得流轉幾千畝山地。現在都是科學種植,需要的工人不少。如此一來,不就把所有貧困戶的就業問題給解決了。
宋輕雲很是振奮,雖然兩人先前有些齟齬。但這人只要有本事,能確實為家鄉做貢獻,他要當村長,什麼都不用做,大夥兒自然會選他上去。
小宋書記自然是知無不言,道,紅石村的氣候是適合種水果,可有一樁難處,山都是石頭山,存不住水土。你真要種果苗,先得保水土,特別是土壤,沒有泥土,石頭裡可種不出吃食。
那麼,該怎麼辦呢?
陳大陳二兄弟的法子就不錯,先是在山上用大石頭壘成梯田,然後鋪小石子鋪沙,最後再把泥土從山下運上去。
只要果樹下了根,土就固住了。
“好法子,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宋輕雲你也是個專家啊!”陳尚鼎恭維了一句,眼珠子不為人知地滴溜轉了一下,又問:“宋書記的意思是我可以在山下取土了?”
龔珍信:“那是當然,你幹好事,村裡讓你取點土又怎麼樣?”
宋輕雲突然有點警惕:“取土可以,但不能從地裡取。”
紅石村平壩裡的地雖然還算肥沃,可那也是經過先輩幾百年精耕細作才弄出來的,其實表層營養質並不厚,也就一兩尺的樣子。
再下面就是黃泥甚至基岩。
就拿黃二娃家的那塊地來說,先後經歷了三代人,每年都是上千斤農家肥下去,這才有土豆大豐收。
如果你陳尚鼎一通亂挖,把好土都給挖走了,農民種不出莊稼,不是要捱餓嗎?
陳尚鼎說:“哪能從地裡取土,農田都是有主的,去人家地裡瞎挖,鄉親們還不把我一鋤頭打死。我就在山腳下取土,宋書記,珍信叔,永華,這不違規吧?”
龔珍信說:“每年山上都要衝下來不少土,在山腳都堆成高坡了,你要取,不過是把土壤運回原來的位置,儘管幹就是了,誰敢反對就是和我們村兩委對著幹。”
他既然這麼說了,宋輕雲一想道理也對,也就同意了。
接著,兩人又聊到種什麼水果的事上。
陳尚鼎這次投資很大,先期就要投五六百萬,這麼幹下去,說不定就是一兩千萬投資。
他的資金壓力大,為了分散風險,決定種三到五樣水果。車厘子是要種的,水蜜桃、梨、李子也得上。
這頓豆花飯大家吃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