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年時間,朝廷從兩廣抽調士卒,然後拉攏了一些親近大唐,已經接受諸夏文化的部落,從這些部落中徵召蠻兵,在廣南等地訓練兩年之後,這才開始向西南進軍。
因為王氏提供了不少攻伐南疆的經驗,還有大量應對煙瘴之地的藥品,再加上提前適應環境,以及徵召蠻兵,因此大唐軍隊死傷並不大。
南疆之地對中原王朝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氣候和水土不服,瘴氣等等。王氏準備了大量青蒿以治療疾病,又嚴格要求大軍出征不得飲用生水,所有水源必須煮開後飲用。
一系列的防護讓大唐軍隊在南疆之地勢如破竹,一旦沒有了地利,氣候環境,南蠻之地的蠻族面對大唐精銳幾乎毫無抵抗之力。
大唐在南疆投入的兵力並不多,總過不過兩萬,但是徵召了大量蠻兵,有這些蠻兵做輔兵,西南邊陲之地的蠻族一個接一個被擊敗征服。
李世民開始將其他的兒子分封在南疆之地,可以說包括了後世一部分廣西、貴州、雲南、緬甸、越南等區域。
這些藩國在建立之後,同樣會按照燕國的模式。同時李世民告訴自己的這些兒子,讓他們繼續向南擴張,南疆區域範圍極大,甚至還能連通天竺,在看到輿圖上廣闊的土地後,所有被封在南疆的藩王都是躍躍欲試。
天竺的情況,王氏早就告知了,知曉那裡同樣富饒,而且國力孱弱,若是能夠佔據,那裡可是絲毫不比中原差。
李世民同樣從江南抽調人口,讓這些人跟隨其就藩。
貞觀二十四年,大唐鼎立三十年,天下人口經過三十年的繁衍生息,很多地方已經比得上前隋。
李世民下令遷徙數萬戶百姓遷徙,並不會造成人口短缺。數萬戶人口遷徙,只要這些百姓在當地成功立足,並且紮下根來,他們就會成為藩國的基本盤。同時下令天下州郡,所有重罪的囚犯,只要不是犯下十惡不赦大罪,全部改為流放。
這些罪囚全部流放到藩國之中。
為了讓這些百姓遷徙,李世民和諸位皇子都進行了交代,這些遷徙的百姓都可以在當地獲得大量農田。
原本在大唐不過是平民甚至是貧民的百姓,在來到藩國之後,都會被分配至少兩百畝的土地。
可以說這些百姓直接跨越了階層。至於遷徙的府兵得到的好處就更多了。
李世民將李泰以及其他幾位皇子分封就藩,其中很大一部分緣故就是擔心他的兒子像他一樣兄弟相殘。
特別是李泰和太子之間的關係最為惡劣,而且這個孩子雖然聰明,但是心狠手辣,一旦得勢必不會罷休,所以其他皇子或許可以留在長安,但是李泰必須要就藩。
伴隨著李世明的詔令下達,大量軍隊、百姓開始遷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