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實的兩個朋友,次日興沖沖的登門拜訪。
一文一理,皆為京郊士紳之子。
文科生叫石守禮,他的遠祖為徂萊石氏,唐末從樂陵遷到泰安。剛開始屬於村豪,五代時期做了將領。
北宋初年,出了一位儒學大宗師石介,這個家族一度走向文化興盛——僅僅是文化興盛,石介一生清廉如水,他死之後妻子還得靠朋友救濟。
石氏家族制度的構建,對中國家族文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從宋代到民國的家族祠堂、祭祖制度,可以說都是從石氏那裡萌發衍變的。
對於一個事物,不能簡單評價其好壞,而要看它當時所處的環境。
五代混戰把中國給打爛了,各種文化傳承也遭到破壞,家族制度的重新構建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
石家在文化界的聲望極高,但相對於真正的豪族,他們一直“無錢無權”。
石守禮這一支,在北宋中期搬到洛陽,始終屬於小地主階層。直至八十年前,他家出了一個狀元,才終於開始興旺起來。
另一位理科生叫韓萬里,是韓世忠的六世孫。
韓世忠的後代,主要分為三支。主宗在洛陽,一個分支在陝西,一個分支在七河都護府。
留在洛陽的主宗,是韓世忠的嫡長子一系。其嫡長子是一個文官,並且娶了岳飛的女兒。
“原來都是名門之後,失敬失敬!”謝衍熱情接待,對韓萬里更感興趣,畢竟擁有韓世忠和岳飛的血脈。
李敦實說道“思遠兄(韓萬里)的曾祖父,在鼎泰朝屢立戰功,恢復到了公爵之位!”
韓萬里謙虛道“忠君報國,本分而已。”
韓世忠的嫡長子轉為文官,後代連進士也考不上,嫡系一脈只能繼承爵位吃老本。
韓萬里的曾祖,同樣學習堪憂,乾脆去讀軍校。但他是鼎泰帝的發小!
鼎泰帝感覺洛陽軍隊失控,曾從邊疆調回兩位將領和四千兵馬,其中一個將領就是韓萬里的曾祖。
之後鼎泰帝整頓軍隊、平息叛亂,韓萬里的曾祖被委以重任,一次次立功提升爵位至縣公。後來病逝於七河都護府。
鼎泰帝愛屋及烏,讓韓萬里的爺爺,做了皇城侍衛統領。
但其表現實在太爛,有一次醉酒上班,竟當著諸多大臣的面數次跌倒。而且還納妾無數,縱情聲色犬馬,把皇城侍衛管理得一團糟。
鼎泰帝多次容忍,卻是屢教不改,終於把這傢伙一擼到底。韓家反而因此躲過政變,全程吃瓜看熱鬧,沒有支援任何一方。
韓萬里的爺爺兩年前病死,留下二十多個兒子,天天鬧著要分家,至今也沒把家產給分明白。
韓萬里的父親是續絃所生,也屬於嫡子,跟著兄弟們一起鬧。現在分到京郊二百多畝地,分到附郭街區一棟樓,但沒有爵位和官位可言。
至於韓家那些庶子,只撈到一些浮財,隨便給幾個錢打發了事。
如果後人不努力,韓萬里這一脈,就只能做寓公和地主了。
石守禮和韓萬里兩人,今日跑來拜見,純粹是覺得謝衍很牛逼。
聊了一陣,謝衍問道“大長公主過兩天要舉辦馬球會,但我沒有打過馬球,三位郎君可懂這個?”
“懂得一些。”韓萬里有些尷尬。
他爺爺的兒孫太多,待遇各不相同,每次參加這種貴族活動,韓萬里都屬於站在旁邊湊數的。能上場的機會很少,他甚至沒有自己的專用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