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的陪同謝衍下樓,一個勁兒說著恭維話攬客“謝學士,本店可以月結,也可以年結的。以謝學士的身份,給句話就能記賬,何須再勞動貴趾移駕別處?”
謝衍笑道“我真沒錢,怕還不起啊。以後有錢了,定來貴店消費。”
謝衍確實沒錢,工部獎金還沒發下來。
至於皇家學士的身份,不但沒有工資可拿,每年還要交一筆會費。
離開黃州府的時候,父母只給了他三百貫。以這家服裝店的價格,多買幾件衣服能把他的生活費幹完!
掌櫃的態度非常好,就算謝衍不買東西,也親自把他一路送到店外。
那個全程陪同的女店員,目送著謝衍遠去,嘀咕道“這位謝學士雖生得俊俏,卻也不是個爽利人,逛了半天一件都不買。”
“能結個善緣就好,”掌櫃的回到店裡,教育自己的外甥女說,“他為人真誠灑脫,不因手頭拮据而氣短,反倒大大方方的講出來。能有這種性情的,本就不是一般人,更何況他還是17歲的芙蓉學士。”
女店員笑道“我卻不管他什麼性情,只知他生得俊俏又有才學。我要是大長公主,定然選了他做駙馬。”
“這話可不能亂說。”掌櫃叮囑一句,其實他自己也沒當回事兒。
身為洛陽百姓,哪有不談論皇室八卦的?
吹牛的時候,一個比一個勁爆。
馬車上。
李敦實再次確認“真不在上好的店鋪裡買?”
“沒錢啊。”謝衍說。
李敦實雖然是個老實孩子,但也受父親的影響極深。他覺得一個人的身份上去了,吃穿住行也要相應匹配才行,謝衍這種少年天才就該穿好衣服。
他們坐車出城,選了一家附廓街區的店鋪。價格比起之前的那家,腰斬腰斬腰斬再腰斬,終於變成他能買得起的樣子。
薄利多銷,這家店的顧客明顯更多。
黛玉和寶釵各選了兩套襦裙,又給跟班四人組各選一套。還去隔壁的布匹店,買了一匹絹布、一匹棉布,兩個小姑娘可以自己縫製內衣。
緊挨著的坊市,還有賣珠寶首飾的,謝衍又挑了幾件飾品。
都不貴。
八套衣服、一匹絹布、一匹棉布、四樣首飾,總共才花費75貫。
相比起富貴人家,真真就不貴了。
卻說北宋慶曆年間,張方平在做御史中丞的時候,委託戶部判官楊儀僱傭女僕,僅給女僕置辦衣裳就用了一百貫。
這件事情為啥傳開呢?
不是因為女僕的衣裳太貴。
而是從僱傭女僕,再給女僕買衣裳,全都是楊儀在貼錢。身為御史中丞的張方平,收到女僕之後居然賴賬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