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後記二十七·反面典型朱神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後記二十七·反面典型朱神符 (4 / 5)

“我五歲開蒙,十七歲發表論文,今年將滿八十歲。這輩子大致上過得很順遂,也取得了一些不足稱道的小成就。我也曾經得意忘形過,還帶著學術成見批評年輕人。事後證明,是我錯了。”

“最近就有兩位年輕學者,被大家批評得厲害。我想說一句,只要不是能證偽的東西,就千萬不要妄下結論。我在這上面犯過大錯,我連道歉的機會都沒有。被我橫加指責的那位學者,其學術成果被證實的時候,他本人已經病故好幾年。”

“我能做什麼?只能去他墳前上柱香。這件事已成胸中塊壘,一想起來心頭就堵得慌。總感覺自己做了錯事,盼著能早點死了,去泉下說一句抱歉。”

“請諸君引以為鑑,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老會長講話完畢,臺下一片掌聲。

接著又請葉太后上臺,葉太后擺擺手,似乎不願出風頭。

這事兒早就決定了,主持人也是知道的,但邀請太后代表皇帝上臺講話,就算不講也要走一個流程。

終於,輪到禮部尚書嚴希德講話。

這位直接從太祖太宗說起,逆向追溯到先秦時期,一直講到如今的學術界。就在人們以為他要講完的時候,他居然又聊起了國外的學術。

嚴希德說“十年前,我被外放去做印度總督,接觸過西方諸國的商賈,也瞭解到許多西方的學術進展。”

“印度諸國不行,雖然他們離大明很近,但他們只相信亂七八糟的神。”

“天方諸國卻很開明,那些信沙漠教的國家,是非常尊重學者的。尤其是那幾個天方大國,都建了很多太學和圖書館,德高望重的學者可以直接做官。”

“天方諸國的大學者,往往委託天方商賈,從大明訂購學刊運過去。防是防不住的,因為天方商賈又暗中委託了大明商賈。那些大明商賈見錢眼開,一本學刊能賣幾十塊銀元。賣一本還嫌賺少了,往往謄抄幾十上百份賣出。”

“一本學刊在大明印刷,往往兩三年之後,就會出現在埃及的蘇丹圖書館。尤其是這二三十年,偷學大明學術的天方學者越來越多了!要不是沒找到煤礦,估計埃及連蒸汽機都有了!”

謝衍聽得目瞪口呆。

一個蒸汽朋克的大明還不夠,還要再整出一個蒸汽朋克的中東?

當然,這有點杞人憂天。

中東那些沙漠教大國,確實有著長遠的學術傳統。但那裡所有的學者,身份首先必須是宗教學家,一切都要以宗教為前提。

而且,教育體系和學術體系過於落後,大部分的學術成果根本無法被運用。

再加上隔三差五的戰爭,以及非常落後的生產力,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窮得很。

而蘇丹們也更關注權力、戰爭和宗教,在表面尊重學者的同時,又完全不聽學者的建議。

倒是軍事技術追得很快,火槍、火炮都運用於海戰了。只是礙於經濟和生產力,火器部隊的規模一直不大,僅作為殺手鐧在關鍵時候投入戰場。

**無能的晚清政府,還派學童到歐美留學呢。

但這些學童又能改變什麼?

不僅是中東沙漠教國家,就連拜占庭也能接觸到大明學術期刊,只不過是從中東諸國那裡二手傳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