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1096【敦煌遺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96【敦煌遺書】 (1 / 5)

大理國末代國王段正興,高高興興搬去開封新居。

而西夏末代皇帝李仁孝,卻早就已經從開封搬到洛陽。他實在卷不過太學那幫子人,甚至太學畢業考試都無法透過,連考兩年失敗之後由皇帝格外給了一個畢業名額。

太學畢業,自動成為舉人,接下來李仁孝可以直接考會試。

但李仁孝終歸是放棄了,他已經獲得大明仕林認可,因此向皇帝求了爵位和官職。這是當初朱銘給的承諾,如果李仁孝考不上進士,該補的還是會給他補上。

爵位是公爵,官職為翰林文史官。

李仁禮也在做翰林文史官,而且還是西夏研究權威專家,正好擔任李仁孝的學術導師。

除了李仁禮和李仁孝,還有幾個西夏學者,他們全部被歸為翰林院文史館西夏組的研究員。《西夏書》的初稿早已問世,第二稿去年修改透過,但又發現新的史料正在編撰第三稿。

由於朝廷取締西夏文字,大量民間書籍被收繳運到洛陽。西夏的官方史料已經研究完畢,可民間書籍卻才整理出一小部分,剩下的堆放在倉庫裡有好幾間屋子。

人手不夠!

聽說大理兩代國主進京,李仁孝假裝不知道,也懶得跑去交流滅國心得。

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倉庫上班。

叫來雜役抬出一個大木箱,這些箱子貼了封條,還標註了書籍來源。此刻開啟的木箱,來自西涼府一座景教寺廟。

李仁孝的工作是把它們初步整理分類,然後送去文史館西夏組研究。

尋常官吏,還真幹不了這個工作。因為除了漢字和西夏文字之外,還有回鶻文、粟特文等等,即便是初步整理也需要本事。

李仁孝在洛陽整理這些,卻有十多個畫家,在沙州那邊臨摹石窟壁畫。

朱國祥派去的,已經好幾年了。

他當時派畫家前往沙州的理由,是聽說莫高窟有精美的歷代壁畫。而且畫風與中原迥異,讓一些畫家過去看看,順便臨摹鍛鍊畫技。

敦煌遺書究竟出自哪號窟,朱國祥根本不知道,自然無法指明密室所在。

更讓朱國祥想不到的是,莫高窟並不等於敦煌石窟,因為敦煌石窟是一個石窟群。沙州境內到處都是!

甚至翰林畫家們到了沙州,詢問當地的僧人,第一年也沒問出莫高窟的下落——當地人把那裡稱為千佛洞。

而且千佛洞有兩處,莫高窟屬於東千佛洞。

莫高窟那些壁畫,在此時的沙州並不稀奇,好多當地石窟都有同型別作品。

十幾個翰林院畫家到了沙州,分散在六處石窟臨摹,莫高窟只是其中一處。當然,莫高窟的畫家最多,因為有人發現了碑刻《莫高窟記》,知道這裡正是太上皇點名的地方。

由於大明朝廷抑制佛教,整個沙州的石窟建設全部停工,許多小窟甚至漸漸荒廢,連附近的寺廟都被取締。

但在幾處大窟,依舊有信徒來禮佛上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