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既克,漢陽自不能倖免。
駐紮在漢陽的左神策軍,早就被調去開州了。城防空虛之下,折彥質派一千大明將士、一千高麗士兵,輕輕鬆鬆便順勢奪取漢陽城。
那一千高麗士兵,是挑選俘虜而整編的,類似部隊整編了三千人。
按大明駐防軍的半餉來發放,在糧餉發出去的瞬間,那三千高麗兵士氣如虹,忠誠度蹭蹭蹭的直接拉滿。
能領這麼多軍餉,他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
什麼國王?
什麼豪族?
老子現在是大明的兵!
趕在大雪封山之前,明軍順利奪取西海道全境,又攻佔三分之二個楊廣道、五分之二個交州道。
東北方還有一支五百人的明軍偏師,帶著一千女真部落士兵,一直打到高麗的安邊都護府(朝鮮文川市)。那裡修築有堅固山城,早年用於防備遼國和金國,沒帶火炮的明軍偏師,一時之間很難攻克。
剩下的地盤,只能明年開春再打。
戰事未息,文官已至。
被貶去做知府的白崇彥,被火速提拔為朝鮮總督。
跟滅亡西夏,改為寧夏總督府地一樣,高麗也即將改為朝鮮總督府地。為期十年,兩任總督,然後視情況改為朝鮮省。
跟隨白崇彥一起來的,還有平壤大族出身的鄭知常。
“末將拜見白總督,見過鄭侍郎!”折彥質、李易領著一眾文武,在開州西城門外迎接。
白崇彥變得比以前更沉穩了,認真回禮之後,被折彥質引領著進城。
眾人在高麗王宮內坐定,白崇彥開門見山道:
“新設的朝鮮總督府地,分為平壤、開城、漢山、全羅、慶尚、咸興六府。”
“鴨綠江南岸的保州,從平壤府割出,整個劃給遼寧省。就像漢中劃給陝西一樣,是防止今後朝鮮有人叛亂割據。”
“高麗西海道的黃州,劃給平壤府。”
“西海道的其他州縣,與高麗的京畿、交州道合併,改為開城府。朝鮮總督府的治所設在開城。”
“高麗楊廣道,改為漢山府。漢山城改名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