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嘟……”
後宮也有一個電報房,此時正在響個不停。
這是朱國祥搞的私聊頻段,剛開始在皇宮之內私聊,如今卻是連通皇宮與輞川穀。
負責收發電報的,卻是皇后張錦屏。
她喜歡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時常給李清照發報聊家常,今天卻是幫朱銘聯絡那邊。
起因是朱國祥給兒子發報:“你抽什麼瘋?藍田縣已雞飛狗跳,說要進貢極品藍田玉,尋玉官吏都找到輞川穀外了。”
朱銘直接讓張錦屏回電報,把自己打造傳國玉璽的想法講了一遍。
不多時,張錦屏遞過來一張紙,那是朱國祥的回電。
內容就三個字:“神經病!”
朱銘看得呵呵直笑,對張錦屏說:“回覆太上皇:煌煌大明,也該造一兩個奇觀。”
張錦屏又是一陣拍打,繼而接到朱國祥回電:“當心各省官吏,藉機騷擾地方。那些外交使者,也會騷擾屬國。”
朱銘說道:“已下令約束,但在所難免,能夠控制即可。”
朱國祥回覆:“神符聽起來像神棍。”
“符特指傳國玉璽,跟天子璽、皇帝璽還不一樣。歷朝歷代,不論傳自前朝,還是自己偽造,反正都要有一個。之前沿用宋朝的,現在遼宋兩璽皆在,沿用哪個都不合適。神符,意為至高神聖之傳國璽,不是什麼裝神弄鬼的道符。”
“你看著辦吧,反正我懶得管。只問一句,不是說好了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嗎?”
“又沒正式規定過。神符之後,我就不會改元了。今後的皇帝,也不準重複改元,一輩子只能有一個年號。”
“你還不如讓天文館,弄一個公元紀年。黃帝出生,或周、秦開國,定為公元元年。”
“周秦不行,置夏商於何地?還是黃帝最合適。”
“選誰都可以,無非定一個標準。乾脆一股腦兒改了,改為沈括的十二氣歷。我知道大臣們全都反對,你還怕這個?”
“主要是節假日的問題啊,如果保留除夕、元宵這些,就必須同時並用兩套曆法。還有農曆的初一、十五,抬頭看月亮就知道,純陽曆會讓百姓很不自在。”
“並用唄。新曆更方便普通百姓掌握農時,對農業生產是有好處的。”
“你是農業專家,當然覺得好用,但農民恐怕不認同。”
“隨你吧。”
“……”
張錦屏關掉電報機,揉了揉發酸的手腕:“夫君,曆法與紀元這般大事,只在電報裡閒聊就定下了?”
朱銘說道:“早就討論過。你覺得十二氣歷怎樣?”
張錦屏說:“元旦、元宵、端午、重陽……這些節日都在舊曆當中,採用新曆跟風俗傳統相沖,新舊曆並用又顯得有些累贅。”
“所以我才一直沒改,”朱銘感嘆說,“唉,太上皇有點太想當然了,有些事情得循序漸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