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老驚訝道:“他怎敢挖墳取骨?”
朱銘說:“挖的是漏澤園。”
這就沒問題了,漏澤園屬於慈善公墓,埋的都是無人收屍者,不會有哪個家屬來鬧騰。
蘇元老又喝下兩杯,試探道:“金州戶籍,三萬九千六百三十六,前任太守欲補為四萬,已上報戶部,還未透過驗查。朱太守以為如何?”
“順其自然。”朱銘模稜兩可道。
達到四萬戶,可為望州。
十五年前,范仲淹之子範純粹,在擔任金州知州的時候,蔡京下令清查全國田畝和戶籍。
範純粹很有意思,故意只報三萬九千多戶,差三百餘戶就能湊足四萬。一旦湊齊四萬,範純粹的差遣官品級,就等於原地提升一級,但他偏偏不把戶數湊齊。
因為如果成了望州,金州的負擔會更重!
順其自然?
蘇元老琢磨了一下,大概明白朱銘的意思。
想把金州升為望州,戶部會先派人來查驗。朱銘的態度是,你愛升不升,反正老子不給賄賂,想趁機撈錢沒門兒!
不賄賂戶部官員,州等是升不上去的。
金州貧瘠到什麼程度?五個縣加起來,官方資料還不到四萬戶。
而洋州那邊,只有三個縣,卻登記為四萬五千餘戶。
朱銘又問:“除了罷花石綱,金州還有甚要緊事?”
蘇元老隱晦說道:“京西南路提舉常平使程振,是官家欽點的太學生進士,去年才到襄陽上任,無根無腳難以御眾。金州提舉常平勾當公事官,由通判李道衝兼任。李道衝,蔡黨也。太守可以派遣親隨,去衡口鎮打聽一二。”
“多謝提醒!”朱銘隱約摸到頭緒。
宋徽宗把礦監劃給了常平司管理,提舉常平使就成為一個重要職務,奸黨們自然搶著安插自己人。
程振屬於帝黨,只聽皇帝的話。(後來做了太子的老師,靖康年間任刑部尚書,由於蒐羅金銀不足,被金兵打死梟首。)
這位老兄,以學識著稱,做事手段欠缺。他被皇帝扔來做常平使,地方官員卻不怎麼聽話,金州的金礦更是被蔡黨給把持。
喝得半醉,蘇元老起身告辭,朱銘將他送到賓館門口。
翌日。
官船順著漢水而下朱銘中途下船,帶著李寶、張鏜和楊樸,扮做旅人翻山北上。
白勝、劉師仁、劉魁等人,則護送鄭元儀繼續南下,佯裝成朱銘還在船上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