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超級科技領航者> 第二百七十八章 虛擬的宇航員訓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八章 虛擬的宇航員訓練 (2 / 2)

當然,這是因為唐超絕對可以保證技術安全的前提下。

現在公司高層都知道公司還有一個更高等級的研究中心,兩邊只有唐超在做聯絡,所以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新技術,而且都相對成熟。

這次也是一樣,當唐超說技術相對成熟,並且他們進來發現真的不錯之後,他們還以為這種技術已經搞過大量測試了呢,所以非常安心。

唐超說要讓他們體驗一遍虛擬空間的特殊航天員訓練,肯定會說到做到,而且因為虛擬空間的特殊性,某些方面的訓練效果絕對頂呱呱,比如大腦記憶與感覺記憶方面。

航天員是一種在空間從事航天活動的特殊職業的人,他們要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在航天器的艙內外完成飛行監視、操作、控制、通訊、維修以及科學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務,並能正常的生活。

這就要求必需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使他們具備優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對航天特殊環境因素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並熟練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飛行任務所應具備的各種知識和技能。

航天員的培訓內容有很多,包括體質鍛鍊、理論知識教育、心理訓練、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訓練、生存訓練和航天器技術訓練、航天醫學工程技術訓練、空間科學及應用知識和技術訓練、生存訓練以及綜合訓練等。

針對航天員的類別和職業不同,其培訓的具體要求和內容也不同。

職業航天員方面,比如駕駛員和任務專家,他們的訓練內容就非常多,要求也嚴,訓練時間也較長,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

非職業性航天員方面,比如載荷專家或科學家航天員,他們的訓練內容就比較少,時間也短。

顯然虛擬空間是純數字空間,誕生於計算機的資料裡,干涉不了人類的身體,所以只能在記憶和感覺方面影響人類。

就拿宇航員在太空中工作的狀態來說吧。

宇航員要記住大量的技術細節,也要對大量的按鈕進行操作,在地上訓練的時候,他們會有一比一的模型進行輔助操作和記憶,但是這裡邊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在太空中進行相同操作的時候是飄著的,有一種怪異的無力感,那種感覺跟適應了幾十年的地面環境完全不一樣。

而地面要想訓練那種漂浮狀態只能使用水池的浮力模擬,使用拋物線飛行產生的失重狀態時間太短,只有幾十秒,只能訓練其他方面,對於長時間的操作來說根本就沒辦法。

可關鍵是水池練習的效果也不怎麼好,畢竟水池和太空的差距還是蠻大的,只是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才使用的。

雖然水池可以產生類似失重的浮力,但是它與分子極其稀薄的太空不同,它屬於分子極其稠密的環境。

訓練中的宇航員不僅可以在水中感受到漂浮的力量,做動作的時候還會感覺到明顯的阻力。

甚至你向後擺一下手,你的身子會向前滑動,而無論你在太空中怎麼擺手,你最大的可能就是原地亂轉。

現在不一樣了,在虛擬空間中,它使用物理引擎模擬太空環境,那麼對於資料來說,它就是真正的太空。

所以對於眾人的意識來說,他們現在就是在太空進行各種訓練,他們操縱各種儀器的狀態也是太空裡該有的狀態。

哪怕等他們去了真正的太空,他們身體的感受和觸控各種裝置得到的反饋也是一樣的。

有了這樣的效果,他們剩下的科目就是身體方面的了。

比如在現實世界裡上大型離心機,讓身體的各個器官對超重狀態產生耐受能力,在乘坐或駕駛航天飛行器的時候,可以適應超重狀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