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羽突圍成功,魏軍士卒迫於這驚豔一刀帶來的震撼而不敢緊追。
而他突然撤退,自然不是因為真的體力不支,而是牽制曹軍主力的戰術目的已經達到了。
悍不畏死、能打能衝的將領只夠格成為猛將。
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上精準把握戰機,透過一個個命令將戰局導向勝利的方向,才是一個合格的主帥。
至於關羽,則兼而有之。
即使是陣斬諸葛虔,以自身巨大的價值作誘餌,用少數荊州精銳拖住曹軍廝殺的危機時刻,他仍利用間隙關注著戰場另一邊的變化。
常雕麾下士卒雖不算草包,可主將明明說只要堅持一下援軍便至。
結果浴血奮戰了半天,自家援軍沒來,人家的援軍卻包上來了……
士氣受到了打擊,區域性的兵力劣勢又進一步拉大,常雕部的防線終於堅持不住,開始像一個破房子般四處漏風。
所幸常雕面對佔據變化並沒有坐以待斃,判斷出主力部隊那裡出了問題後,立刻決定孤注一擲,帶頭率軍向回血戰突圍。
他成功了。
在關平的兵馬徹底斷去他的退路之前,常雕以損失了近千人馬的代價,終於殺出了包圍圈,自己身中兩矛一箭,身負重傷。
心知父親尚在冒險阻截曹軍的關平也沒有再追,殺敗了常雕部之後便開始集結兵力,準備揮軍殺向曹軍主力。
關羽正是在這個情況下,選擇了突圍。
“……鳴金收兵!”
士氣受損的曹軍並不適合在此時與荊州軍決戰,儘管曹仁手下尚有數千精騎,但備有後手的他並不想冒險。
丟下上千具屍體的魏軍,退兵了。
小勝一陣之後,荊州軍上下歡欣鼓舞,士氣再次攀上了高峰……
“父親神勇,我軍贏下這一陣,想必之後曹仁不會再多心生疑。”關平也是難掩喜色。
反倒是關羽,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只是一捋長髯,回首看向曹軍撤退的方向淡淡道:“縱然曹仁中計,生死勝敗,仍是要看實力說話。”
縱有諸般佈置,但在他的計算之中、結合江東那邊先前遞來的情報,曹仁應該不止這些兵力。
何況如今西部拿下隴右,曹丕必定舍東救西。
能否拿下樊城、重創曹仁,併成功將曹丕牽制在這裡……就要看整個戰略上的“拖刀計”能不能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