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容甚偉,一舉一動間風度翩翩的諸葛孔明,讓這些剛剛意外受到禮遇的蠻夷首領心中生不起半點怨恨。
聞言甚至不自覺的開始有些羞愧了,好像自己真做了大逆不道的錯事。
若論個人魅力,諸葛孔明可也絲毫不遜色於漢中王劉備。
頗有羞愧之感的首領們一時無言,諸葛亮觀眾人似有慚色,心中已是多了幾分把握。
“莫非諸位此番叛亂,其中尚有隱情?”
諸葛亮親切的樣子,彷彿是要替受了委屈的孩子們做主的慈父,頓時讓眾人破防。
其中一位心防比較脆弱的已經招架不住了,右手撫胸道:“高定部族勢大,佔據著越嶲郡最肥沃的田地,我等若想族人不捱餓……也只有尊其號令行事。”
“高定曾言,若被漢軍打下越嶲,我等族人男子皆要被屠戮殆盡,女子則會被盡數擄走……因此才不得不戰。”另一人也撫胸說道,語帶悔意。
“呵呵。”諸葛亮含笑問道,“大王素以仁德聞名天下,豈會行此不仁惡舉。那高定以己度人,分明是為一己私慾,矇騙各位首領。”
“敢問將軍大名?”
諸葛亮拱手道:“吾乃漢中王麾下軍師將軍,諸葛亮,字孔明。”
第一個說話的夷人首領道:“諸葛軍師,我誤信高定之言,興兵作亂,今日冒犯軍師,實在罪不可赦……只望軍師仁慈,饒恕我部落族人,我甘心赴死,絕無怨言。”
“是啊,我也是,還望軍師,饒恕我部族人。”
“饒恕我部族人吧。”
諸位首領紛紛出席,跪拜懇求。
諸葛亮忙伸手虛扶:“欸~各位首領快快請起。各位所言差矣,此次刀兵相見,皆是那高定、雍闓、孟獲等人從中作梗。今日吾與各位坦誠相談,理當盡釋前嫌。
“漢中王與太子皆是仁德之主,興兵南伐,只誅叛亂首惡,並無掠奪之意。日後若能守望相助,使我漢夷各族親如兄弟,以免再遭刀兵之禍,實乃南中之幸,百姓之幸也。”
諸葛亮說完,又舉起酒盞笑道:“諸位此番回去,當與我等罷兵修好、休養生息、造福漢夷百姓,方無愧諸位首領之名。”
回去?
剛剛起身入席的部落首領們瞪大了眼睛,他真要放我們回去?
“謝軍師!”
眾人端酒共飲,卻仍有些不敢相信。
直到諸葛亮親自出府,將他們送至卑水城外,首領們心跳頓時加速起來,居然……真就放我們回去了?!
“來。”諸葛亮行至城外,向身後招手,自有士卒將布帛、玉器承上。
“此乃蜀中玉器絲織,特贈予諸位,以志漢夷永世之好。我漢家有‘化干戈為玉帛’之典故,干戈玉帛只在咫尺之間,盼諸位此後慎重思之。”
有些部落首領已忍不住眼含熱淚,躬身連連稱是。
然而正當他們以為這就算結束了的時候,諸葛亮一句話,又在他們本就一敗塗地的心防上,給了重重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