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4章 點將 (2 / 3)

“父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如今春耕尚未結束,少了您坐鎮成都怎麼成?”

老劉面色稍霽,但仍道:“有孝直、軍師留守,寡人自然心安。”

劉禪眼珠一轉,暫且按下不談,又道:“父王,禪以為,兩位將軍同樣不宜輕動。”

不等老劉再度發問,他已繼續說道:“如今曹操新喪,曹丕繼任,又逢三郡之敗,大將被俘,這位新上任的丞相,面上怕不好看。

“倘若其為立威,狗急跳牆……益州還需大將鎮守,方才穩妥。”

這話當然是在找藉口,劉禪知道曹丕不會那麼幹,而且以如今曹魏的兵力,強行發兵來攻就是孤注一擲的行為了。

不缺能臣名將的曹魏,就算曹丕有這個想法,臣子們也定然不會同意的。

老劉也不覺得一連三敗的曹魏會在此時發兵。

他剛想再說些什麼,只見大病初癒的法正也出言道:“臣亦覺得太子所言有理,大王與二位將軍還是留守益州更加……咳,更加穩妥。”

法正當然不是單純出於對劉禪的好感才這麼說,他有他的考量。

除了現在勢力越來越壯大,不想讓主君冒險以外。

一個勢力,總要把水碗端平才是。

正因為老劉集團各派勢力鬥爭並沒有那麼激烈,才更應該珍惜這種和諧。

遠的就不說了,即使最近兩場大戰,漢中、荊州也都有子龍將軍與張三爺的影子。

他們不缺戰功,而平南中單純從作戰難度來說,法正也不覺得是非要動用他們才能取得勝利的戰役。

益州本土勢力現如今已經在許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妥協,這個時候不該試探他們是否真心歸附,人心往往是經不起試探的。

此時正需要給他們一些機會,以安其心,才是共謀發展的正道。

諸葛亮聞言頗為意外的看了一眼法正,正巧法正也在看著他,兩個絕頂聰明的人之間,許多事並不需要過多言語解釋。

諸葛亮同樣拱手笑道:“臣亦認為,太子與法孝直所言有理。臣向大王推薦一人,別駕從事李恢出身益州郡,曉其地理,且知兵法、多智計,足可統領一軍。”

他們已逐漸不再侷限於自身的派系之間,而將眼光放在了更高的層級之上。

如何將老劉的勢力做大做強,充分利用起任何能利用的力量,才是他們眼下最主要考慮的問題。

不過睚眥必報的法正一場大病之後,亦能有此等覺悟,卻是諸葛亮十分意外和欣喜的。

李恢正是典型的益州派士人,其家族已經從南中遷來蜀郡了。

無論是在維護都江堰,還是在推廣曲轅犁的事情上,李家都積極響應,出力甚多。

此舉自然是在投桃報李,當然,即使是投桃報李,諸葛亮也不會選一個無能之人出來。

李恢此人能力亦是不俗,無論是軍事地理、政務智計,都是上佳之選。

在一眾益州派士人之中,尤其突出,加之其自劉備入主之後始終忠心耿耿,方有此次機緣。

經過法正、諸葛亮這麼一說,老劉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