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之初,孟達仍然是自信滿滿的。
以三千五百人去強攻一座堅城,那自然是痴人說夢,然而西城算堅城嗎?
經過孟達的認真分析,他覺得顯然不算。
甚至在全軍動員的時候,還舉出了三點必勝的理由。
“其一!城內人心不齊,此城由申家經營多年,劉禪之人縱然一時靠武力壓制,只需我軍施壓,城內定然呼應!
“其二,主持守城者乃一無名小卒,豈會精通守城之道?定然左支右絀,不得其法!
“其三,魏王勢大,城內聞聽是魏王欲取西城,定然早已喪膽,我軍必勝!”
這些話,他若只是攻城之前拿來騙騙兄弟們也就算了,但孟達將軍自己也深信不疑。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完全與之背道而馳……
申家血親已被劉禪藉機連根拔除,而對於以往與申家合作無間的小家族、小勢力,劉禪非但既往不咎,還大量臨時啟用,以填補申家留下的空缺。
現如今面對曹魏同仇敵愾的三郡家族部落,在抗曹一事上可謂是同仇敵愾。
在他們的協同組織下,西城上下一心。
孟達將軍分析對了前一半,確實他一施壓西城就有反應了……城內大量民眾被組織起來,運送食水與守城物資。
即使大量青壯被調往前線,依舊不少民眾自發參與守城,甚至包括不服老的漢子、力氣大的民婦,沈忠勸都勸不住……
沈忠也確實是無名小卒,江陵守城戰因為他特殊的身份,其全部功績只有劉禪等少部分人知道,並未大肆宣揚。
可要說到左支右絀,不得其法……每日頭破血流、被煮沸的金汁兜頭潑下生不如死的傷兵,有許多句“親切的問候”已在心中默默送給了孟達將軍,及其女性親屬。
至於是魏王要取西城就更別提了,不嚷嚷還好,每次拿這個嚇唬守軍都如同給他們打了雞血一樣,腰不酸了、背不疼了、射箭都有勁兒了。
短短數日之內已傷亡近千的孟達部曲,已經開始懷疑將軍的“三個必勝”說的是敵軍必勝了。
攻城才剛開始不久,就宣告失敗了。
這個傷亡數,再加上西城糧足,看不到一點打下來的希望。
孟達要是再強令攻城,這些他一手帶出來原本還算忠誠的部曲,只怕也要鬧譁變了。
丟人總比丟命強,一無所獲的孟達準備撤了。
然而人有好事成雙精神爽的時候,就得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日子。
只不過好事去了劉禪那,破屋子漏雨的事則找上了孟大將軍。
“將軍!後方敵軍追過來了!”
“什麼?”正在撤往城西碼頭的孟達又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西城守軍人那麼少還敢追出來,有城不好好守,居然出來送死?
“敵軍有多少人?”
“至少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