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縣稱縣令,小縣為縣長。
榻上之人便是這南安縣的父母官——張縣長。
榻前一名下人垂手恭立。
此時門外一男聲來報:“大人,劉家公子禪到了,此時正在前堂。”
“嗯。”張縣長對這個訊息並不驚訝,姿勢毫無變化的將信看完。
隨手放下之後似乎覺得不妥,又小心地疊好揣進袖中。
“你回去告知家主,便說此事幹系重大,待我擇日回武陽縣再議。”
“是。”
不緊不慢的安排完,縣長大人這才高聲道:“你且好生招待,本官稍後就來。”
……
劉禪盤腿坐在堂中高榻之上,悠閒的抿了口茶湯。
這坐姿不合禮法,但很舒服,劉大公子除了在諸葛亮、老劉和老媽面前外,從不跪坐。
這也是外面關於他的流言之一,但顯然劉公子並不在意。
“這茶是真難喝啊……”劉禪皺眉,嘟囔著將茶湯放回了矮桌上,趕緊捏起幾顆青棗塞進嘴裡。
茶湯一入口,除苦澀之外,還有股濃重的蔥姜與油腥味兒,說是茶,想來刷傢伙水也不至於比這更難喝了。
三國人煮茶是真奇葩,怎麼會有人愛喝這種東西。
“啊呀,公子大駕歸來,本官有失遠迎。不周之處,還望公子勿怪啊,哈哈。”笑容滿面的張大人小步快走,拱手而來。
話很客氣,禮數到位,挑不出什麼毛病。
對自己這個身無一官半職的二代來講,縣長大人如此作態,已算給足了面子。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模板式的應對姿態中,看不到任何親近與敬畏。
若真打算遠迎,自己一進城他便知道了,又怎麼會坐了這麼久才出來。
當然作為犍為郡武陽縣張氏家族的一員,大漢開國功臣留文成侯張良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