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來到了勾欄,這裡正在上演《目連救母》,人們都安安靜靜地觀看,這出雜劇全不似其他逗樂取笑的曲目。
其情節如下:劉青提本吃齋行善,但其胞弟劉長基卻吃喝嫖賭,不務正業。
其姐曾多次良言規勸,而劉長基不僅不聽,反而懷恨在心,並誣衊青提焚燒經卷,偷吃葷腥,打公罵婆,
“七出”不善。閻王不辨真假,即命五鬼把青提捉拿地獄,陰曹受刑。正在南海觀音處修道的目連聞訊,即趕赴酆都救母。
雖歷盡磨難,仍秉孝道之心,寧願捨身代母受罪,以換取母親的解脫。
目連的行為,感動了神明,最終得以母子團聚。雜劇中的人物,舞姿優美,雜耍技藝高超,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眾人更深感劇中人物目連之孝,人們從勾欄出來,有的默默,有的議論紛紛,各有感觸。
張笑川等人出得勾欄,也是各有所思。
“自古道,忠孝難兩全,可惜‘忠’與‘孝’,單單一個方面我們都是做的不足。”雷震天感慨道。
“是啊,能把一個方面做好就不容易啊。”張笑川也隨聲附和道。
“盡忠盡孝都要趁早。”雷震天又說道。諸葛子瑜和林正英只是沉默。過了一會兒,諸葛子瑜低聲說道,
“說來慚愧至極,在下數年來,只沉溺於兒女私情,好多年沒有家裡的音訊了。唉!何來忠孝?”說完一聲長嘆。
“子欲養而親不在,實在是一種莫大的遺憾!”林正英終於說出了一句這樣的話來。
“林大哥何出此言?”張笑川問道。
“唉!說來話長,我父母被奸人所害,到現在大仇未報,實在愧為人子。”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林兄弟不用太過悲傷。”聽他說得悽楚,雷震天良言寬慰他。
“雷兄有所不知,我那仇人,有權有勢,若要報仇談何容易。”
“林大哥,不必憂慮,既知仇人是誰,合你我兄弟之力,定能謀事而成。”張笑川也忍不住寬慰他。
“多謝美意,只是此事甚難,只能徐徐圖之。”聽他如此說,眾人也不好多說也不便細問。
“未盡忠,先盡孝,明日,我便回家去看望老母。”雷震天說完,臉上便現出羞赧之色。
不過,大家都在想著盡孝的話題,每個人都在反思自己,沒人去留意他的尷尬。
張笑川也有點悽惶,父母早已不在,叔叔卻不知去了何方。第二日,雷震天回家探母,諸葛子瑜也向張笑川辭行,馬上要回洛陽老家,前去探望父母。
張笑川怕他一去不歸,百般挽留,怎耐,諸葛子瑜去意已決,歸心似箭。
恰好,樞密副史樑棟派人送來了請帖,邀張笑川到府上一敘。張笑川知樑棟為人、口碑不佳,只是不好推辭,只好告訴來人,不日前去拜謁。
張笑川對諸葛子瑜說道,
“諸葛大哥,眼下小弟有一為難之事,需要你的幫助,怕是要耽擱你的行程。”
“咱們自家兄弟不須見外,有什麼話儘管吩咐好了。”張笑川把請帖拿給他看,並向他說道,
“我不想與此人多有交往,卻不便推辭,我平時自由散漫,不善官場的逢迎。到時候,怕場面不太好看,想要委屈諸葛大哥作陪,不知諸葛大哥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