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一一七章 大戰前夕(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一七章 大戰前夕(一) (1 / 2)

1936年就在這種日益加劇的民族危機與國內紛爭中過去了。㈧㈠中文網Ω.ㄟ8⒈

**人終於抓住雙十二事變的契機,終於達到了“逼蔣抗日”的目的。

1937年二月份,中國工農紅軍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改編”,摘下了帽上的那顆紅布剪成的紅星,換上了有著青天白日標誌的政府軍帽

已經在陝北站穩腳跟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沿途在敵人一路的圍追堵截之下,只剩下了三萬人,而且軍隊幹部損失嚴重。

於是**中央在陝北成立了抗日紅軍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紅軍第大學第一科有學員38名,平均年齡27歲,人均三疤3處,如果把******對這些大名鼎鼎的學員的懸賞金額加在一起,竟過了二百萬銀元。

而這些學員中絕不乏出身黃埔最後站到**戰線的蔣校長的學生,如抗大任校長****就是黃埔生。

同時,遠隔大洋的日本國同樣生了二二六兵變,日軍軍部取得了國家統治的主導地位,確立了以軍部為的法西斯統治。

按照“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既定政策,對著高大卻又羸弱的中國巨人開始磨刀霍霍。

堪堪已近1937年仲夏,平津一帶的形勢已經是越來越緊了,日軍已對駐守平津的的二十九軍成三面包圍之勢,每天都會有鬼子的飛機在北平天津的天空上盤旋。

中日雙方部隊劍拔弩張,戰爭大有一觸即之勢。

北平,中**隊駐地。

操場上士兵們圍成一個大圈,圈內刀疤營長正揮舞著手中的大刀閃展騰挪著。

他雙手握刀,動作簡單精煉,大開大合,迅猛而又剽悍,埋頭刀、攔腰刀、斜削刀、漫頭硬舞等技法絲絲扣,刀風凜烈,最後一個移步換形突刺而出,然後才臉不紅心不跳地收刀而立。

周圍士兵的叫好聲隨之而起。

“都看清楚了沒有?”刀疤營長大聲喝問道。

“看清楚了!”士兵們大聲回答著。

“咱們的大刀好不好用?”刀疤營長接著喝問。

“好用!”士兵們的回答依舊響亮。

“別小看咱這把大刀,這可是咱西北軍的傳統,用好了可以頂住小鬼子五六把刺刀,用不好就連一把刺刀都不如,戰場上它不光能保命,更能砍掉小鬼子的腦袋!有刀就要勤練,不能讓它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一齊把破鋒八刀給我練一遍!預備——開始!”

幾百人同時揮刀的氣勢與一個人舞刀又自不同,西北軍計程車兵們雖然由於補給不好,普遍顯得營養不良,卻依然氣勢如宏,軍人的豪邁彪悍之氣在那整齊劃一的動作中彰顯無疑。“殺!殺!”的怒吼聲在操場上回蕩,灰塵彷彿也被這殺聲嚇住,在空中瑟瑟抖。

刀疤營長滿意地點了點頭,回頭時卻見霍遠不知何時站到了他的身邊,忙敬禮叫了聲旅長。

霍遠是在去年年末被提拔成旅長的。

他偷偷地滅了幾個日軍的細作,軍長宋哲元無疑是知道這件事的,怕他惹出什麼禍事來,而自己卻又非常欣賞霍遠,就乾脆把他升了職,把霍遠的部隊換防到北平,放在了自己的身邊。

霍遠點了一下頭算是對刀疤營長敬禮的一個回敬,卻伸手接過刀疤營長手裡的那把大刀。

論鋒利這把大刀是比不上日本刀的,也遠不及他兒子霍小山那把吹毛斷的雁翎刀,因為它是在中國任何一個鐵匠鋪都能煅造打製出來的。

但它勝在寬度與厚度上,是典型的砍刀形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