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怔忡間,只聽蕭元嬰不屑道:“原來是吳國使團到了,我當是什麼熱鬧。來,少陽,咱們繼續飲酒談天。”說著拉著龍少陽和程伯入席。
“吳國使團?殿下說的可是咱們大齊的藩國吳國?”龍少陽問道。
“正是。年前內廷就傳出信,說今年是陛下四十聖壽,西涼、北魏、東吳諸國都要派使團前來慶賀,還有兩日便是陛下壽辰,使團也該到了。”蕭元嬰淡淡道。
“吳國雖說一直是我大齊藩屬國,可據老奴所知,這些年宗屬關係早已名存實亡,歲貢也早就斷啦,怎地這次這麼大排場?真是奇怪。”程伯介面說道。
“是啊,我也覺得奇怪。不光如此,聽說這次是吳國公獨女——姿姿郡主親帥使團而來。”蕭元嬰眼睛突然一亮,笑道,“說起這位姿姿郡主,可是鍾靈俊秀、淑雅端莊,人稱東吳第一美人。少陽,海州地接吳國,你可曾聽聞郡主美名?”
“郡主美名,自是早有耳聞,只是無緣一睹芳容。”龍少陽笑道。
“哈哈,‘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少陽,此可謂英雄性情爾。”蕭元嬰笑道。
龍少陽正要答話,卻聽程伯突然深深嘆了一口氣,道:“說到吳國,二十多年前可不是這番模樣,歲歲朝貢,使者不斷。記得有一年國內叛亂,吳國公隻身逃出求援,太祖高皇帝派兵護送,一戰定乾坤,吳國公得以復位。可如今,吳國若即若離,北魏虎視眈眈,西涼狼子野心……大齊早已不復當年之盛。”說完,將頭深深地埋了下去。
蕭元嬰瞥了一眼房門,壓低聲音道:“程伯,你不必這般遮遮掩掩,雖說當年本王不過垂髫之齡,可有些事也記得清爽。想當年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萬邦臣服,海晏河清,文臣如雲,武將如雨。”
他說著打了個酒嗝,接著道:“說到武將,就不得不提四大柱國將軍,現今年紀稍長的人,只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少陽,我痴長你幾歲,這些事幼時親見親聞,你方才成年,這些陳年往事可曾聽聞?”
龍少陽原本怔怔地坐在一旁,聽二人追憶舊事,茫然若失。見他此刻問到自己,自失一笑,淡淡道:“四大柱國將軍之事,小弟也曾略有耳聞,只不過支離破碎、殘缺不全。”
說著呷了一小口酒,嚥了下去。
“說起來,這四大柱國將軍年紀和老奴相仿。”程伯介面道,“小王爺,龍公子,二十多年前老奴也曾躡足於行伍之間,無奈福薄命淺,無緣在四大將軍麾下效力。”說著劇烈咳嗽起來,那老樹皮般的臉上也泛起了嫣紅。
程伯又道:“話說當年一群武將隨著太祖高皇帝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定鼎宇內後論功行賞,功勞最大的四位被封為柱國大將軍,襲一等公爵,號稱四大柱國將軍,依次為靖東、平西、鎮南、定北柱國大將軍,他們獲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可謂殊榮至極。”
“聽說,當年太祖高皇帝還特命巧匠打造印章,分賜各位柱國將軍。”蕭元嬰插口道。
“是啊,太祖高皇帝一掃寰宇,百姓安居,祥瑞頻現,有一土人進獻荊山之玉四塊,高皇帝特命宮中巧匠依照上古四靈各制玉印一枚,契合方位,分賜四大柱國將軍,就是大名鼎鼎的碧玉青龍印,脂玉白虎印,血玉朱雀印和墨玉玄武印。後來……後來鎖龜壩一役定北大將軍戰死,靖東大將軍因“腹誹主上,陰謀叛亂”被賜死,太祖高皇帝跟著龍歸大海……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再後來,平西大將軍戍守西陲,鎮南大將軍入主朝堂,手握天下兵馬大權……快二十載,倏忽而過啊。”說完,程伯一仰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那四塊玉印如今下落何在?”蕭元嬰忙問道。
“脂玉白虎,血玉朱雀兩枚玉印,自當是人玉完好,至於另外兩枚玉印,自定北大將軍、靖東大將軍死後就不知所蹤了。”程伯答道。
蕭元嬰道:“本王當年尚幼,滿耳滿腦都是四大將軍的令名美譽,尤以靖東大將軍為盛,高皇帝曾評價說四大柱國將軍有一個半人是文武全才,這一個說的就是狄將軍。狄將軍文才武略居四大將軍之首,真可謂武能上馬定乾坤,文可提筆安天下。加上人品貴重,胸懷坦蕩,義薄雲天,最是為兵士和百姓愛戴,一代名將,只可惜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