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格斯中將嚇得一日三驚,一邊偷偷後悔著自己磅礴的“大戰略”,一邊反覆反覆派出斥候,把警戒範圍擴大到毫無意義的80公里。
硬體實力僅次於德雷克的第一叢集在行進速度上大大落後了。
當第二、第四、第五叢集紛紛放棄原定計劃,第三叢集抵達卡特島的當口,靈格斯中將才堪堪駛過查爾斯頓,距離大巴哈馬島足有200公里……
結果,真正被獵殺隊圍住的是第三叢集。
卡特島海戰,巴夫洛繆指揮黑男爵團與原黑鬍子團共173艦在卡特島聖薩爾瓦多島長島(巴哈馬群島所屬)之間的三角海域對杜可夫領銜的第三叢集第五、第七、第八分艦隊共62艦實現了徹底包圍。
杜可夫商會提督,老杜可夫的第四個兒子伊爾.維.杜可伕力戰兩日夜陣亡,叢集所屬僅有4艦突圍。
繼阿巴科海戰之後,討伐艦隊再迎大敗。
巴夫洛繆用一場無可爭議的完勝摧毀了靈格斯中將的超級戰略,同時摧毀的還有靈格斯中將的威信。
以慘遭喪子之痛的老杜可夫為首,僱傭商會紛紛向西棕櫚灘島上的陸上指揮部提出嚴正抗議。
抗議信像雪片一樣飛向迪維斯上將,每一封都想追究靈格斯中將的指揮責任,每一封都想用靈格斯的血告慰數千亡魂的在天之靈。
反觀靈格斯中將,第一叢集在行進途中沒有遇到任何敵人,反而先後收到了貝爾大勝、普倫迪特大敗和小杜可夫陣亡的訊息。
他敏銳地從這些戰報裡嗅到了軍旅生涯最大的危機。
為了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他一邊命令叢集放棄原定的作戰計劃,在憲法號的帶領下轉道邁阿密灘修整,一邊乘著旗艦美國號離隊,在馬里蘭號和馬薩諸塞號的護衛下馬不停蹄跑回紐約。
他直接找到了華盛頓,搶在西棕櫚灘的指控抵達之前,把戰敗的責任一股腦推到了擅自放棄作戰的貝爾頭上。
一如既往地,戰爭的主舞臺又一次輕易跳出了戰爭本身。
西棕櫚灘,上百人圍著陸上指揮部請願槍斃靈格斯,在紐約,靈格斯的政治盟友們向貝爾極盡惡毒之辭,彷彿只要那支疲憊之師依計劃南下,拿騷必將唾手可得。
無聊的鬧劇一演就是一個多月,直到7月7日的晚上,參觀完天文館的洛林正在和同樣缺席戰爭的海娜、卡門和諾雅喝茶,突然收到了孔塞桑伯爵想要見面的要求。
……
洛林慢條斯理地調著面前的奶茶,調一下,抬起頭看一眼侷促的伯爵,趕在笑出來前低下頭,繼續觀察奶與茶的美妙結合。
這件事洛林已經做了五分鐘,遠遠超過了正常的攪拌需要。
伯爵知道洛林是在藉機嘲笑他軟弱的立場,身為百商聯社的常務理事長,居然只因為那個不知所謂的副參謀長頭銜,他就準備幫美國人說話……
但是……難道真的讓他背棄責任麼?
如果不準備履行副參謀長的職責,他又為什麼要接受這份並不高貴的任命?
伯爵偷偷捏緊了拳頭:“小德雷克?”
“伯爵先生,當年百商聯社成立的時候,您知道我們這些唯利是圖的傢伙為什麼非要請您來擔任我們的常務理事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