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裡的大家都表示了贊同。
秦毅鄭重地對大家點了點頭,小心地把木塊包到那塊布里。
“我把這送回家,就回來幫忙。”
秦毅對屋子裡的大家說完,深深地給老人鞠了個躬,拿著布包離開了老爺爺家。
一連幾天,秦毅有時間就研究這塊木頭,沒有任何發現?他有時甚至想用鋸子將其鋸開,但又怕損壞了裡邊的東西。他堅信,這木頭的裡邊應該有東西,這塊木頭肯定藏著什麼秘密?只是自己還沒有發現。
秦月惦記著萬家樓新辦起的武館,也答應了方小敏去的時候帶上她,但一直沒能抽開身。這天,蘇迎春也就是方小敏的母親專程來找秦月。
問起萬家樓的分武館,蘇迎春說一切都很順利,也都很正常。現在遇到的難題是附近幾個村子,看到萬家樓辦武館後,也想跟著學。地處偏遠,天高皇帝遠,經常受到強盜的搶劫和欺辱,也想奮起保衛自己。
這些村子想法是:一個是希望和萬家樓一樣,也能到他們的村裡就地辦武館。如果這個想法不能實現,他們想把小一點的孩子送到武館。一邊學武,一邊學文化。
秦月問蘇迎春是怎麼打算的?
“每個村,都辦像萬家樓這樣的武館,我覺得我們現在沒有條件,也沒有能力。但是我想了,如果各個村自己能把人員組織好,定好時間,我們可以派武館教練,搞短期培訓和巡迴教學。”蘇迎春看來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
“這樣很好呀!簡便易行,那些個村子願意嗎?”秦月問道。
“幾個村都很願意,說這樣的學習適應那些年輕的後生。和萬家樓的年輕人一樣,利用農閒時節,學武和地裡的活兩不誤。但是,小孩子們他們還是想送到武館。”
“年輕的後生們地裡的活脫離不開,小孩子們就不一樣了?鄉親們的這個想法,很不錯呀!”秦月言道。
“小孩子到武館,需要解決吃飯和住宿,我們那裡沒有條件呀?”蘇迎春說。
“那怎麼辦?”秦月問。
蘇迎春說:“我來這裡是想看看,能不能把這些個孩子送到咱筆筒山總武館來?”
“大約有多少人?”秦月問。
“我初步瞭解一下,應該是在一百人左右。”蘇迎春回答。
秦月盤算了一下,“這麼多呀?這邊也接納不了。”
“那些個村的鄉親們,可都懷揣著很大的希望?”蘇迎春有些失望。
“我再想想,看有沒有其它的辦法。”秦月在思考。
“還能有別的辦法嗎?”蘇迎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