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要求決戰時間,將主動權交給前線將領,那麼我們的勝算的最少有九成。
倘若朝中財力不足,要催促著前線出兵尋找敵人主力決戰,那麼勝算不足一半!”
景國良坦言道。
這些是都督府評估出來的結果,綜合了各方面的因素考慮。
從戰略計劃籌劃階段,都督府都反對在遼東速戰速決。
這是基於和草原民族作戰的經驗,深入分析之後,才得出來的結論。
普通人眼中正面戰場擊敗敵軍,就算是戰鬥勝利。
真正知兵的人都知道,遇上草原民族,單純的擊敗沒有任何意義。
除非能夠全殲或者重創敵人的主力,不然大戰結束後,才是麻煩的開始。
人家可以放棄老巢,在草原上不斷溜圈子,朝廷大軍很難深入草原追殺。
無法做到全殲,那就要長期遭受敵人騷擾。
朝廷能夠持續投入高額軍費,那麼這些襲擊,就是不起眼的小問題。
一旦減少了軍事支出,前面逃離的餘孽,隨時都有可能重新殺回來。
“成國公說的不錯,決定這場戰爭勝利的關鍵就是錢糧。
決戰一旦開始,就不是幾個月時間能夠結束的。
即便是擊敗了敵軍主力,我們也要做好未來五年、十年,一直耗在遼東的準備。”
右都督李原緊跟著開口道。
前面發起這場戰爭,主要是政治需要。
隨著新君的確定,政治意義已經沒了。
考慮到朝廷財力問題,現在適當的縮小戰爭規模,減少財政開銷才是最佳選擇。
軍方都覺得沒必要打,文官們就更不用說。
龍椅上的姬昭順想要開口,話到嘴邊之後,又咽了回去。
自己捅出來的簍子,大家在忙著給他善後,再跳出來拆臺,未免也太過分。
……
“報!”
“廣西傳來六百里加急,白蓮教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