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一名水軍校尉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和血汙。他從地上爬起來,鄭重的行禮之後,神色沉重的回答道。
“大王,不用再懷疑了,這一切都千真萬確。白楚將軍和所有進入趙國的水軍將士已經全部戰死。而我們幾個之所以苟活性命逃脫回來,只是為了把這件事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告知大王而已。如今既然任務完成,我等也絕不獨活!只是還有最後一句話要對大王說……趙王楚江眠的厲害,很可能要更加在楚烈之上,今後若與之為敵,一定絕不可等閒視之啊!”
說罷,這十幾人一起拔刀,自刎於大殿之前!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來證實絕不是逃兵,仍然是戰士。
陸棄臉色發黑,看著眼前的場景,半天沒有說一句話。他感覺到自己的心在滴血,當然不是隻為了這十幾個勇士,兩萬多水軍精銳全軍覆沒,還有名將白楚之死,這些重量疊加起來,讓他再也忍不住,一口鮮血噴出來,當場跺足捶胸,悔恨不已。
王宮內外一陣大亂。得到訊息的將軍和大臣們緊急趕了來,見陸棄只是急怒攻心,並無大礙,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先吩咐人把自刎而亡的軍士們去好好收斂了。然後互相輕聲議論幾句,都是緊鎖眉頭一籌莫展的樣子。
“大王,現在就不要只顧著痛惜那些損失了。當前最重要的事,第一是安撫國內民眾情緒,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第二應該馬上派出使者,分別去往趙國和秦國,進行交涉啊!”
南漢國相首先冷靜下來。只亂糟糟的痛恨和咒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該做的這些事必須要馬上派人去做。
南漢王陸棄也不是庸庸碌碌之輩。在平息下心頭情緒之後,很快和大臣們商議決定,由素來得民望的公子嘉出面,主持撫卹出征死去的將士家屬,以安撫民心。同時,派出得力大臣為特使,一路去往趙國,不管怎麼樣,也要把白楚將軍的頭顱拿回來。而另一路則星夜去秦國鳳安,以便於探聽秦國的態度,按照南漢君臣的意思,總不能白白的讓他們遭受如此重大的損失吧?畢竟這是響應秦王號召共同起兵,如果秦軍取得了勝利,南漢可是要從中分一杯羹的!
只是,想要死馬當活馬醫的南漢王陸棄,卻根本就沒想到,就在使臣出發幾天之後,一個個更加令人震驚的訊息就陸續傳到了廣陵城。
秦魏十三萬大軍也被趙國人打敗了。雖然沒有和南漢水軍一樣全軍覆沒,卻也是傷亡慘重。而且大部分都成了趙國人的俘虜。隨即,燕軍兵敗失地,自身難保。齊國大軍更是一箭未發,就全部退了回去。當初看似完美的五國攻趙計劃,算是徹底失敗了。
據說漢王陸棄在這幾天之內連續吐血,極度的憤怒加上焦慮,直接就病臥榻上,再也起不來了。
卻不知,他慘,有人比他還慘呢!北方數千裡外,困守薊城的燕王,簡直是如坐針氈,度日如年。一戰而損失五六萬大軍,對於只有二十來萬軍隊的燕國來說,說是不能承受之重也不為過了。而且更嚴重的是,在與趙國邊界一側的上百里土地都被佔領了,這其中就包括戰略要地雁翎關。
如果和這些損失比起來,大將項晏和太子遷的死,又是次要的了。燕王本來就不喜歡這位長公子,他死了,正好讓那個愛姬所生的小兒子上位,就算是燕王后這次也不能再說什麼了。
至於讓人頭疼的胡騎入侵,倒還不至於導致亡國之禍。這些年來,胡人來去劫掠如風,似乎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最多損失些人口和財富而已。雖然這次似乎來得更嚴重些,但在調集大軍嚴密防守之後,胡人萬騎終於還是繞過薊城,繼續南下去了。
燕王現在非常後悔當時急匆匆的下了那道讓項晏撤軍的命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他急昏頭腦的這道王令,直接斷送了數萬大軍的性命。而他即便是再後悔,也絕不會公開認錯。君王沒有錯,有錯的只能是大臣。為此,已經有五六位王廷重臣當了背黑鍋的替罪羊。
他們都被腰斬於薊城南市,抄家滅門,絕不手軟!似乎也只有這樣,才能緩解這位燕王心中的恐懼和憤懣了。